1992年
1月看到报上刊登上海发行股票认购证,股票认购证是什么?当时绝大多数人们对此是陌生有加,虽然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12月开始营业,已经过去1年余,绝大多数人们对股票还是陌生,少数这方面前卫的人士也还在积极学习或进一步了解中。
股票还没搞懂,又出来新花样股票认购证。顾名思义股票认购证是指凭这个证可以购买股票;能否买到股票,就看通过摇号,持有的这证有否中签,中签了,到时可以持该证拿钱去指定柜台买特定的原始股。
为什么上海率先向全国发行股票认购证?问题在于上海证交所成立1年以来,交易品种只有8只股票,难以满足全国股民要求,供不应求价格蹭蹭只往上猛涨,基本每天涨停,要不是国家采取措施:打进5000元才能进入交易、交易上升空间控住、交易成功隔天交割等等。否则价格会是天方夜谭!!!

1991年上海股票交易所9-12月行情记录,交易品种仅以上8只股票,当时面值100元非现在的1元
看到这则消息,作为中国第一代股民,并且已经尝到二手国债甜头的我,心里萌动了,也想和人一起去上海购买,广而告之亲戚、朋友、邻居和同事,或不作声或笑笑,据传有人还说我“女人家就爱凑热闹”等等,总之跟周围的说了6人左右吧,没有1人响应,那就自己独自去上海购买!!!
1月下旬带上7岁的女儿,清晨在城站乘火车去上海,那时火车龟速,列车到上海5小时左右,不像现在有K火车,动火车,高火车,速度越来越快,高速到上海1小时尽够。
到了上海,根据图示,直奔报上告知的上海闸北区恒丰路工商银行储蓄所。
银行还没开门,银行门前排队购买股票认购证的顾客很少,没几人,除去我们,都是上海人。
买此证的人这么少,不急,等会看看他们买几本股票认购证。
等到银行开门,包括我们也只有7、8个人,上海人购买很谨慎,每人购买没有超过2本。
他们这种谨慎的购买态度直接影响到我,我犹豫不决起来:我到底该买几本?
今天可是雄心勃勃带了卖二手国债赚来的3000元,准备买100本,现场购买的场景给当头浇了盆冷水,买100本肯定太冒险了。
再观察看看,于是退出排队,让后面的先买,后来的顾客也还是每人买1或2本,绝没有买3本的。
银行营业已将近1小时,这种只买1或2本局面看上去难有突破。
我到底该买多少啊?看上去好像风险还是挺大的,
认购证的价格高,关键是中签率多少,心中无数;中签率低,没有买到原始股,不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吗?!
买100本绝对不行,50本好像风险也挺大的,斟酌来斟酌去,最后决定保险一点买10本吧,这数字也是前面的人购买证的5倍以上,比比他们已够厉害了!
主意已定,重新排队,300元买了10本股票认购证,即使摇不到号也不很心疼。

烫金的股票认购证很精致,这是其首页和末页的外面

股票认购证首页和末页的内面

股票认购证芯有4张,以上为第1、2次摇号的凭据,中签可以此据购买股票

第3、4次摇号凭据
天气晴好,给女儿买了瓶矿泉水,在威海路吃了美味的蛋炒饭,下午乘火车回杭州。
据说股票认购证发行10天,销售计划还没完成,最后传说承揽销售此证任务的银行和邮局,做了工作或内部消化,2月2日发行结束。
上海发行股票认购证在全国为首次,为什么反应如此平淡?
在此以前有过预约购“兴业房产”原始股票,预约人可是提前2天爆满江湾体育场,预约券发出去了,问题很严重:2天后场地一片狼藉,排队人多很难管理,还差点出人命,关键在于那次预约不要钱,没有风险,只有收益:中签了,觉得好就买股票,认为不好可以弃权。
通过以上教训,股票发行管理层想出高招,改为发行股票认购证,购者每本需花30元,这对当时工资水平才200元左右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能否中签不得而知,万一中不了,30元就打水漂,这么高的价格,当然得慎重!!!
据说当时就有
1位我熟悉的人士,听说此事后,从口袋里拿出300元,决定买10本。有同事对他说,买股票要通过摇号,摇得到摇不到 不一定。“这样啊,那就算了”,于是300元下的金蛋与其擦肩而过。
在闸北区工商银行还看到有几位上海人或外地人进来瞧瞧,东打听西问问,考虑再三还是没买。
以上看到购股票认购证情景印在脑海,回到杭州后,就不太敢声张,怕以后万一摇不到号被人笑话,而且杭州人买此证的应该不多,至少我呆过的周围人员没购买或保守工作做得好。
回来后悄无声息等候这方面的摇号消息,3月2日等到第一次摇号消息,10本认购证中签1本,哇,解放了总算可以确定稳赚不赔了!
不久第二次中了5本,第三、四次相继各1本。
摇号4次中签8只原始股票,10本股票认购证4本未中签,4本中签1次,还有2本各中签2次。每只股票一般规定只能买300股每股面值1元;4次摇号中签率达80%。
这4次摇号犹如春雷震撼全国:谁也没想到4次摇号可以有10几只股票可中,中签概率大大提高,以前唯有1只“兴业房产”;另一方面购买原始股票价格很低,往往是票面价格的1-5倍之间,而一上了股票交易所,身价倍增,老八股中领头羊上海豫园那时股票面值1元曾蹿升至108元;我中签购买的原水股份因盘子大可买500股,每股1.5元,上市后,价位窜至42,5元卖出,赚了2万元以上;另外8只股票平均每只也有3-9千可赚。
在这种情况下,股票认购证成了香馍馍,社会上掀起一股炒卖股票认购证风,1本股票认购证曾炒到近1万元!
利益的驱使,上海股票认购证的现身说法实实在在教育了全国很多民众,以后深圳股票认购证购买地点,人山人海,挤爆了,乱得很,60万人的城市涌进100万的投资者,能不拥挤不混乱吗?!据说出动很多警力来维持秩序。
深圳股票认购证没去买,平民百姓毕竟钱有限,买了上海股票认购证,中签后还要再拿钱买原始股,又不愿意借钱去买股票,确有点小生产者思想,不过这样保险!
借钱的后果在以后的股票起起落落中跳楼自杀,还不出债东躲西藏提心吊胆过日子的例子多了去也。
股票认购证的丰厚回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购买股票认购证越来越困难,获得的利润迅速降低。
1992年6月厦门股票认购证购买,要求大提高,每张身份证只能买1张,1个人最多只能买5张,5元1张。
我和邻居收集了亲戚朋友身份证几十张,飞机前往,找到第二天发行地1所小学已是傍晚,被关在里面,排着队,夏天热,蚊子伺候,很是难熬。
第二天上午发行开始,为了不给插队的有机会,保证自己买到,排队时1个紧跟1个前胸贴后背,几排长长的队伍像铜墙铁壁密不可分,2小时不到就卖完了,我们2人按规定每人买到5张。
有些人排队买股票认购证,纯粹是买来后抛掉,马上获取收益。5元1张卖出最高至15元,我以10元或15元价格买下15张,一共20张,中了几只股记不清了,只记得这次只赚1万左右。
购此申请表需5元1
2
相比上海,这次地遥远,时间长,人辛苦,赚钱少;相比劳动所得,又在天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心已满足!
全国发行股票认购证不到三年,1995年开始改由网上认购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