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家的东苇湾

(2022-05-04 17:23:32)

在我童少的记忆里,老家有两处苇湾。一处在东河,老家人都叫它东苇湾,一处在西河,都叫它西苇湾从我记事起,这两处苇湾就有了,都一直在我脑海深处葳蕤生长着不,都在全村人心里葳蕤生长着,一如村子里秀美的标签和印章。因我家离东苇湾近些,儿时常到东苇湾玩,也就多了些与东苇湾不得不说的故事,因情所致,我便想写一写老家的东苇湾。

老家的东苇湾就在老家东河东南方边,在整日里人流如织的东西大路和稀拉有人走过的南北小路之间。苇湾南北长,东西窄,虽说不大,但却因所处的位置特别显眼,也就成了东河抑或村子里的一道靓丽耀眼的风景无论大人孩子到了这里,都会多看上几眼。有时还会引大人们驻足观看,驻足观看的多了,也成了村子里各类消息的集散地;有时引来孩子们疯玩,俨然成了半大孩子游玩的乐园和好去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苇湾还是家庭主妇常去的地方,每逢端午时节她们就会到东苇湾掐几把苇叶包出的粽子来格外香甜;这里还是鸟儿的天堂,小鸟不知苇湾为何庞然大物,飞向它钻进钻出探究竟,绕着它啁啾歌唱直飞旋,歌唱这美丽的东苇湾。

物质匮乏的大集体年代,货物不流通,乡村里很少能见到粽子、粽叶影。端午节的时候,这就难为煞了一个个家庭主妇。俗语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时候的乡村,米虽少,但还有,有米而没有粽叶也包不了粽子。好处东西苇湾都种植着苇子,且长势正旺,绿色的挤挤挨挨的苇叶,蓬蓬勃勃,特别喜人,成了替代粽叶包粽子的好材料不过,这片苇子属于个人的,就先跟这家主人打声招呼,这也是人之常情。说实话,茂密的苇叶多了去了,单是端午节掐点是不会影响苇子生长的也遇着这家主人好说话,凡是打了招呼,说是这不过端午,来掐几把苇叶包粽子,他都满口答应,只要别破坏了苇子就行。也正是这样,村里人包粽子大都用苇叶,既方便又不用花钱,添补了那个年代的某些不足让村人吃上了苇叶包的粽子

祖母是很通情理之人,想要包粽子的时候,都跟苇湾的户主事先打招呼,平时交往又很好,多了些话题。儿时跟着祖母去掐过几次苇叶,见祖母就站在岸边能够到的地方,掐上一点够用的苇叶就回来了,我屁颠屁颠地跟在她身后,祖母迈着“三寸金莲”不慢。到家之后,再泡好大黄米,这在当时来说算是包粽子的最好材质了。祖母包粽子的时候,大都和母亲一起包,母亲在村子里忙的时候,就一个人包,包的是一个个大三角粽子比现在市场上的粽子大多了,少说也有两个大儿时的情景总令人难忘,我和弟弟、妹妹放学一进家门,就闻着满屋粽叶飘香,就知道过端午节了;再有人一揭开锅,香味扑鼻味更浓了再一看十印大锅里摆放一个个着三角的绿莹莹的像一个个工艺品的粽子,味蕾涌动,谗言欲滴,见了就想吃。这时候,祖母和母亲就不按正常套路出牌了,会给每人递上一个,先吃着再说。当我们层层剥开似乎有些烫手的粽叶,棕馅湿润饱满,特别诱人大黄米混合着绿色粽叶的香气,一股别样的粽米香涌满了屋子,我和弟弟妹妹“试试拉拉”地美美吃上一口,感觉味道好极了,唇齿留香,永远难忘。

那时候正处于大集体年代,干活抓得紧,有的家里大人整天在坡地里干活累难受,根本没工夫也没心情去包粽子,有的家人压根儿就不会包粽子,索性苇叶放到大黄米或小黄米上面一起蒸,吃的虽也有粽子味,但却吃的不是真正的粽子就根本没包出粽子的样来。每每端午节到来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心灵手巧的祖母和母亲,是她俩让我美美地吃上了真正的粽子,我深深地怀念和感激天堂里的祖母和母亲;我也会想起那东苇湾,有了那绿色蓬勃的苇叶,我那时才吃上了粽子,苇叶的味道装进了我儿时的肚子里,更装在了我心里不止这些,还有更多

现在想来,老家的东苇湾,就是一位绿色的使者,它连结河东与河西。假若没有那一片苇湾,河东河西空灵灵的什么也没有,冷默默的,一如两个村子,一河之隔,隔淡了感情,一看就显得生分。而有了这一片芦苇,河东河西的人,有话没话就找到了话题,爱看风景的就愿驻足,河东河西的的顽童在苇叶的飘荡撩拨下,疯玩到了一起。每年的端午节里,这里可热闹了,一个个掐着苇叶的妇女,时而飘荡出爽朗的笑语,笑语里洋溢着既有对户主的感激,更有苇湾连结起的情谊。

其实,儿时不知苇子的用途和价值。后来,我拜读了著名作家张守仁先生写的《长江口的芦苇荡》,“芦苇浑身是宝。在我的家乡,老百姓一年四季,须臾离不开芦苇。它的嫩叶,富含蛋白质和糖分,可做饲料。叶子变得修长后,用它包裹粽子。苇杆可以编席子、织鱼篓、打帘子,插在菜田周围作为阻挡鸡鸭的栅栏。它更是农家灶膛里火力旺盛的芦柴。芦根性寒、味甘,可做清热解毒的中药。芦苇纤维含量高,更是造纸的优质原料。”

东苇湾至于我,有很深、很深的感情,从记事起,我能到东河玩的时候,就看到了东苇湾,记住了东苇湾,因那是东河里最抓眼球的“绿色港湾”。随着渐渐长大,我便顺着家门口正对着的河段,随水流慢慢匍匐着一路向南,向东,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东苇湾处打住慢靠近,进行了一次次的亲密接触。同原来苇湾周遭不知名字的小伙伴们也疯玩到了一起,高潮迭起美不胜收。苇湾外,打水仗,水花四起;苇湾内,捉迷藏,荡漾着嘻嘻;苇湾边,摸鱼捞虾,闲情逸致。从此,与小伙伴们结下了深情厚谊,你约我,我邀你,成了玩伴好兄弟。东苇湾,成了我结识小伙伴们的谜,深印在童年的记忆里。

东苇湾,是有水有苇的地方。流水潺潺,哗哗声响,微风一吹,苇子飘荡,自然成了飞鸟的天堂。燕子低飞,鸟儿歌唱,绕着苇丛飞来转去,引逗得顽童笑声朗朗。这是苇湾的纵情,也是鸟儿的爽朗,在东苇湾上演着一幕幕灵动的片场。

想当年,苇丛里苇稍摇摇晃晃,摇出了我和小伙伴们的童年欢乐;东苇湾平平静静,那是在静默地记着我和小伙伴们的童年往事。

不知何年何月,两处苇湾都不见了,我心中不免有些怅惘。尤其是东苇湾,那是我童年玩耍的地方,那是我结识小伙伴的地方,那是留下我童年美好记忆和感情的地方,叫我怎能忘?

人啊,就是这样,往往认为有些地方不大,却承载着某些人的梦想;往往有些人自称为家居的“破屋廊舍”,却对它充满了向往。老家的东苇湾便是这样,在有些人眼里,它算不上大,也算不上美,但它却承载着许多人的童年欢乐、少年憧憬、青春梦想。它成了老家人心中的精神财富,永远难忘,它成了老家人的缕缕乡愁,一旦想起来,就眼泪汪汪……

老家的东苇湾,感情不一般。时光带走了苇子、苇叶,留下了一片空场。却带不走我对东苇湾的记忆和美好的回想。东苇湾,我始终在心中给你留个地方。

乔显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那些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