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观下的唐三彩骏马俑

(2018-12-22 06:02:34)
标签:

杂谈



微观下的唐三彩骏马俑


高: 36 厘米    



http://s11/bmiddle/0062N9pZzy7q9fDygCC5a&690
图1      温顺宁静的骏马俑,造型灵动,栩栩如生
           马头、肢体比例良好,尖短的耳朵,浓密的黑棕发      胸部发达,线条流畅、  体魄丰满     
           黑、红、绿、银灰那少有的色彩鲜艳绮丽,让人过目不忘,若与以往常见的——即相互侵润的黄、白、绿为主的施釉工艺相比,此三彩马的釉色、釉质更具特别的魅力
          

http://s8/bmiddle/0062N9pZzy7q1g0W5ev07&690
图2    银灰色釉的马、浓密的棕发、黑色缰绳饰红扣钉,眉骨高宽,眼睁外凸,囧囧传神


图3       釉面被腐蚀较重,多见开片,且集中于浅灰色釉
             釉质清纯,玻璃质感强烈,光照下,金属斑的光泽熠熠生辉


http://s10/bmiddle/0062N9pZzy7q1g1iSnL59&690
图4      宽阔的胸部


http://s13/bmiddle/0062N9pZzy7q1gg9bKA6c&690
图5      胸前佩戴的红花


http://s14/bmiddle/0062N9pZzy7q1g1xPLTad&690
图6      原本银灰色釉的马鞍仅遗存少部分


http://s9/bmiddle/0062N9pZzy7q1hqtOtib8&690
图7     红绿色两披毯的搭配鲜艳夺目


http://s13/bmiddle/0062N9pZzy7q1gSI7co5c&690
图8      马背上的装饰


图9          马腹内膛壁
                印模工艺留下的对接泥条和手压指扒的痕迹
                膛内施银灰色釉是唐三彩陶马中极为少见的
                不过
                此三彩马的胎骨为灰色,敲击发出洪亮的钢脆声


http://s14/bmiddle/0062N9pZzy7q1gjERul5d&690
图10       马蹄圆韧,坚实有力,制胎施釉到足底,精巧细腻
              闪着银灰色光的釉,施到了底托
              是以往唐三彩陶马中不多见的工艺


http://s5/bmiddle/0062N9pZzy7q1hxUNAo04&690
图1       爆裂的剥釉现象


http://s8/bmiddle/0062N9pZzy7q1hy5eibb7&690
图14       托板上银灰色釉面的白色开片纹理


微图1        红色釉破口泡内聚集结晶物


http://s14/bmiddle/0062N9pZzy7q1hItqvH0d&690
微图2       显微镜下的不同开片纹
                宽者
                白色结晶斑块为外界的矿物化学因素长时间的侵蚀,已渗透到釉面开片缝隙的底下,且向两侧蔓延
                窄者
                开片的缝隙狭窄,外界的矿物化学因素尚未大面积的沁入
                两者宽窄不同开片纹,两种不同的表现特征
                或者说
                显示的是釉面两种不同时段的腐蚀、衰败、颓化、老化的过程


http://s1/bmiddle/0062N9pZzy7q1hIOUMge0&690
微图3      此微观图有如奔腾狂泻的江河水,图景清晰美妙
               这究竟是釉面涨缩而出现的褶皱纹,还是窑炉中高温下釉汁流淌被冷却的印记
               还有,大小不同的陨石坑型的残气泡
               以及宽、中、窄不同开片纹中结晶物的成因
               都是留给我们探索研究古陶瓷材料结构的参考资料
               
               
               
http://s15/bmiddle/0062N9pZzy7q1hJeqpo0e&690
微图4      这张微观图更重要
               多种形态的开片纹聚集着白色结晶体
               艳丽的红色颗粒状釉料聚积成褶皱纹
               红色釉上显示着纯净通透的玻璃质
               透明釉的上下聚集着钙化结晶斑
               大大小小的的气泡穿越红釉层,抵达透明釉的顶端
               不同类型的气泡或许一定程度的显示出陶瓷生命的动能
               残破的气泡和开片纹里间诸多结晶物或距我们年代也遥远
               
          
http://s15/bmiddle/0062N9pZzy7q1hJEseWbe&690
微图5     本图釉面有红色、银灰色两种
              当同一种腐蚀结晶物进入银灰色开片缝隙下边
              却无法进入红色的釉层
              
          
               破口泡
               新老不同的开片纹
               釉下的聚集的钙化斑


http://s15/bmiddle/0062N9pZzy7q1hKf9xQde&690
微图7         红釉中的剥釉坑点


http://s11/bmiddle/0062N9pZzy7q1hKLhr45a&690
微图8       橘皮纹下红色与银灰色釉间开片裂度的对比
      
              

               我们常常将釉面彩料及其工艺结构的时代特征进行研究对比
               寻觅远自唐代出现的釉下彩样板
               从汉末两晋时出现了釉下的赫色斑点
               到唐代长沙窑工匠们用氧化铁、氧化铜让釉下彩成为美轮美奂的典范
               当然 ,不应忘记的是
               还有更多绚丽夺目的釉下彩精品传承在民间
                 
              

               白发老玩童孟凡和
           2018年 12月 21日  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