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自由诗与歌词的区别
(2020-11-13 13:41:01)
标签:
杂谈自由诗歌词 |
分类: 读书 |
但诗歌与歌词也有共通性,如文笔的精确与优美,感情的充沛,感染力,引起的共鸣性力度,一些优秀的歌词因为朗诵性强和极强的感染力,略知工整的润笔则成为诗歌,也有诗歌因为其优秀,被度身定做曲谱,它则成了歌词,比如德国诗人海涅的《乘着歌声的翅膀》,被门德尔松谱曲后成立历演不衰的女高音歌曲,所以优秀的诗歌与歌词有时是互为转化的。但毕竟是有区别。从技巧与艺术,具体意境上,两者毕竟是有所不同,假如把短篇自由诗写的跟普通歌词一样,长远不利于自由诗的发展。歌词失去自身特点,也会不伦不类。所以,搞清两者主要区别是需要的。作为自由诗爱好者之一,现在和大家略略讨论,还请对不当之处提出指正。
一,可以从篇幅上区分。要知道,歌曲乐谱固定,一般演唱一到三轮,所以该歌词以自由诗形式写作,也就是一到三段,偶然有些歌曲较长,但不会超过五段,否则产生无穷动效果。自由诗往往不拘泥段落数目,如果段落较多,极可能就是诗歌了。段落幅度较少也要考虑是诗歌,因为乐谱一般是具有一定长度的,歌词也需有一定幅度。象《再别康桥》意境优雅,行文工整的自由诗,划分段落后每段只有四句,作为歌词也太短了。至于采用传统体裁写的如律诗,绝句,更有特征,很易与现代歌词区别。
二:从行文的工整上区分。因为乐谱是固定的,对每一段歌词的幅度也一样,乐句也没变化,所以不允许其中一段,某一句歌词字数特别多,否则勉强唱了,节奏会突然加快,如果歌词字数特然大幅减少,就会令该段,或该句节奏突然减慢。从听觉上,显得有些乱了,影响歌曲的艺术效果。所以歌词每一段之间的相同一行字数基本相同,变化不大。但自由诗不受乐曲影响,句子可以长短不一。不过,水平较高的会重视工整性,至少字数上的工整性。因为这是诗歌的特点之一,比如卞之琳的《断章》
三:语言艺术力度。艾青著名的《我爱这片土地》篇幅较短,只有一段,但行文工整,但它气势极为深沉,颇有力度,言简意赅,令人动容,意义层层叠进,朗读其朗朗上口。这是一首我国优秀的现代诗,绝不是给歌曲的填词。但是,一些歌词的艺术意义也很强,但它们首先服从曲谱的需要,朗诵时效果未必及得上演唱。
也有某些歌词本身可以作为诗歌朗诵,效果极佳。比如歌曲《长江之歌》。
四:很难划分段落的基本是诗歌。在一些作品中,篇幅不长不短,如果填词要分段,除非乐谱也同样篇幅。比如何其芳的《预言》。其实许多诗歌并没段落,是他人的划分。
五:诗歌的朗诵性韵律性和歌词的区别。诗歌与其它体裁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其韵律,现代诗虽然不要求押韵,但也要求一定的韵律性,比如林徽因的《笑》,采用了涡,躲。歌。朵,窝,波分别作为每一句韵脚,戴望舒的《雨巷》分别用巷,娘,芳,徨,怅,光,茫作为不同句末的词语,这两首知名诗歌既能押韵,整篇朗诵也朗朗上口。但歌词受到演唱和歌曲表达内容局限,不可能具有这种艺术写法。
五:关键是各自的特征。诗歌以文字性为主,可以大量采用赋比兴的写作手法,还注重相对的工整性。声乐乐曲工整性较难,所以填词工整性不如自由诗。但它具有歌唱性,不能过分使用听众陌生的词语。歌词可多次使用‘’啊‘’等口语,但诗歌尽量不要使用口语,更不要使用“啊”这类词语,还能连续性重复某句句子,但在诗歌中,一般是不允许同意连续同一句子,否则就显得繁琐。比如著名<歌曲<《难忘今宵》有一段歌词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共祝愿 祖国好。难忘今宵
难忘今宵“”这是歌词,假设是诗歌,从技巧技巧角度这有繁琐之嫌,破坏了文艺性。歌曲还有副歌形式,与主歌不同的是,无论主歌有多少段,副歌歌词只有一段。每次唱也同一内容,比如《英雄儿女》主题曲中的合唱部分。而诗歌不会出现同一段路多次出现,否则会令作品空洞无物,或泛泛而谈。
前一篇:荒唐的饮酒“必须有差别”论
后一篇:也谈“虚不受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