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教学设计
(2019-01-08 09:31:58)| 分类: 优秀案例 |
《合欢树》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通过朗诵,让学生品味赏析母爱的伟大、圣洁和不求回报,让学生体会作者内心的痛苦、内疚、懊悔,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生悲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作者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创作奖。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是什么支撑史铁生一路走下去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的呢?《合欢树》给我们揭示了背后的力量——母亲,是母亲的关爱。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位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的这篇关于母爱的文章《合欢树》。(板书题目:《合欢树》多媒体附图)
母爱,是天地间的至真至纯。但丁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多媒体展示)也歌颂了母爱。母爱是伟大的,母爱孕育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通过平凡的琐事体现出来。
感知课文
让学生带着对母爱的尊敬和感激,深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画出母亲关爱史铁生的句子,并且齐读这些内容,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感受细微处见真情的母爱。
我们已经已经在课下预习过这篇课文了,那么现在请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快速地阅读一下文章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这三段中讲了哪几件事?请在文章中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板书和多媒体)
第一自然段
母亲:“年轻”“聪明”“最好看”——热爱生活“做裙子”
↑(不理解)
“我”:“扫兴”、“故意笑”、“装作”(倔强,好强怄气
第二~三自然段
给“我”治病(肖像描写
鼓励“我”好好写作(语言描写
母亲:用心良苦
↑(不理解母亲的苦心)
“我”:对于治病丧失信心、绝望。
年轻时期,正值花样年华的时代,作者双腿残废了,这个噩耗几乎摧毁了他生的希望,他想到死了倒好。但是母亲却始终不离不弃,四处帮他找大夫,当治愈的希望最终破灭之时,母亲又鼓励儿子从事写作,希望燃起他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当作者的小说发表获奖之际,母亲却撒手人寰了,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阅读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分析在“我”的小说发表时(三十岁),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以后,作者对于母亲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找出文中描写合欢树的句子(板书)
母亲:早逝“心里太苦”“受不住”
↑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理解母爱的伟大,理解母亲的苦心。
“我”:小说发表,获奖成名
(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第七自然段)
(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第八自然段)
(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以及希望去看看合欢树(第九、十自然段)
(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第十二自然段)
母亲怎么会栽了这棵合欢树的?(合欢树的由来)
她从来喜欢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她以为这是一棵“含
羞草”,不曾想却长成了一株合欢树。在不经意间种下了这棵象征着合家欢乐的吉祥树。
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合欢树=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
母亲逝世后:我搬了家,忘记了合欢树,遗忘在记忆的深处,不愿提起——想起了合欢树,但是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欢树又想起母亲来,勾起自己无尽的悲伤。——
时间久了,自己的心情平复了,自己很想看看合欢树,看看母亲住过的小屋,看到母亲生前的事物让我感觉母亲似乎就在身边。—(原因)→“悲伤也成了享受”。看到这些事物能让我感觉到母亲好像并没有离我远去,似乎就在身旁,是小屋,是林中的风,是小院中的合欢树。
→合欢树=母亲,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事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
为什么小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这个不知名的小孩子看所看到的合欢树其实天下所有母亲的象征,是亲情的象征。
“文末”提到
→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树的名字的意义)的象征。
→合欢树=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一个生命。
→合欢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拓展联系(多媒体展示)
作业(板书书写):
1.推荐史铁生作品《我与地坛》全文、《对话四则》(关于生、死、事业、平等)冰心《纸船》
2.写一段随笔,以“生命是什么”为题,结合本文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试着写出自己对于生命的解读。
教学反思:
1.开始时有些紧张,后来渐入佳境.
2.这节课中觉得最失败的地方是要学生分好段后,归纳大意时,他们分的段落和我预想的一点也不一样,我一下子就紧张起来,后来也没有找到很顺利的方法就过去了.
3.板书的书写空间也没有控制的很好。
4.有一点不是很好就是在“合欢树=母亲”这一点的引导上,做的不是很好,最后不得以自己说出来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