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抱石《黄河清长卷》鉴赏吴秀之

(2020-07-07 21:48:41)
标签:

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

名家名作鉴赏

 

写大好河山
得神之妙

傅抱石《黄河清长卷》鉴赏

 

吴秀之

 

傅抱石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最有民族文化自信的一位画家。其作品以破笔散锋,聚散分明,气韵生动,一气呵成而让人耳目一新他把中国传统山水中乱柴、乱麻、卷云、荷叶和拖泥带水诸多皴法能够融与一体,把水、墨、彩、情感等完美结合,呈现出一派大气象、大格局、大手笔、的蓊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

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他的艺术创作特别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独特的抱石皴最著盛名。《黄河清长卷》长2350cm,宽30cm,表达的是被人们称为豫西“金三角”三门峡黄河大坝周边景象,画中山势雄伟,碧波粼粼,一望无际两岸青山绿树,绵延不断,山光水色,相映如画,舟车穿梭,一派繁忙,气象恢宏,蔚为壮观。

傅抱石《黄河清长卷》鉴赏吴秀之

1960年9月21日,傅抱石带领以江苏国画院为主的“江苏国画工作团”到达三门峡工地,写生团成员被工地上的繁忙景象深深鼓舞,他们利用三天时间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崭新艺术境界的写生作品。《黄河清长卷》、《黄河清》等作品就是傅抱石以三门峡工地为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没有拘泥于工地繁忙建设场面的表现,而是以大胆的取舍、巧妙的立意,将作品内容在宏大的视野下展开,获得了较为深远艺术境界。画面与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使人联想到“圣人出,黄河清”的典故,从而令作品具有了不同于一般画作的鲜明的时代精神。

傅抱石《黄河清长卷》鉴赏吴秀之

这幅《黄河清长卷》可谓是《黄河清》的母本,可从以下几点予以考证:一,《黄河清长卷》题款为:一九六年九月廿一日抵三门峡,至则前三日黄河之水清矣。清明澄澈,一平如镜,数千年来有之奇观也。水闸工程尚未全竣,而亿兆人民将承蒙福。社堂能无图颂之。十一月八日写于重庆,十二月十二日南京并记,傅抱石。《黄河清》题款为:一九六年九月廿一日抵三门峡,至则前三日黄河之水清矣。清明澄澈,一平如镜,数千年未有之奇观也。水闸工程尚未全竣,而亿兆人民将永蒙福祉。岂可无图颂之。十一月八日写于重庆,十二月廿三日南京记,傅抱石。从题款中可以看出,傅抱石先是以:将承蒙福,没有后来的永蒙福祉完善。二,社堂能无图颂之,表达此图必须挂到国家重要厅堂,反映这一社会主义大好河山建设,对于个人来说,显得张扬,被改为:岂可无图颂之,表达自己怎么能不作图歌颂呢?三,《黄河清长卷》作于十二月十二日,《黄河清》作于十二月二十三日。相距十一天。四,《黄河清长卷》钤印:傅,抱石,往往醉后;《黄河清》钤印:抱石私印,一九六0,北国风光。

傅抱石《黄河清长卷》鉴赏吴秀之

没有母体,哪有新生?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傅抱石是独特的一分子,他厌倦墨守成规,对中国画进行了新改革,他的画法、气韵、格调是古典的,但笔法、气势却是新颖的,而画风、个性是独特而自由的。从《黄河清长卷》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浪漫、雄浑、苍茫、奔放、清新、洗练、明快、高旷,劲挺、飘逸、灵动、奇幻的万千变化,无尽遐想。这些都是傅抱石对自然、社会面貌的新体悟、新体验和新思考之后所获得的精神情思与独特的审美感触新反映, 是他精神和审美的激越、澎湃、厚重、洗练。所以,从某种程度上,《黄河清长卷》虽然是《黄河清》母本,但是,《黄河清长卷》上很多技法、思想、境界等超越了《黄河清》。(作者为文化部艺术中心艺术品评估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美术评论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