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妈学堂》游学故事连载(1)-- 序言、前言与目录

(2016-04-06 11:24:19)
标签:

康妈学堂

家庭教育

在家上学

阅读

英语

序言

——一场教育自救的家庭实验

大概一个月前,在新浪博客的留言里读到康妈的来信。她告诉我,她刚刚完成了一本记录自己家庭教育探索故事和教育感悟的书《康妈学堂》,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希望我能够为她的书写点文字。

我知道,这些年来,许多父母出于对当下教育的不满,开始了一场颇具声势的教育自救运动。其中良莠不齐,成败参半。但无论如何,我对这些父母是心怀敬意的。因为,这是逼出来的教育改革,而且其中的确有不少人闯出了一条独特的教育之路,积累了不少在体制内学校里难以取得的经验。康妈就是其中的一位。

康妈告诉我,她是学英语出身,在京工作多年,热爱中西方文化,喜爱读书思考,有着理想主义的情怀,兼具职场的果断与执行力,因过分投入工作导致对儿子康康的幼年家庭教育有所缺失,儿子康康在小学三年级因身体原因退学,迫使康妈在此后五年时间里担起了专职母亲和师者的责任,与先生两人亦步亦趋陪伴儿子在学业、身体和精神上实现了可喜的共同成长,在成就儿子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位母亲、一位师者和一个家庭。

也许是无意的发现,抑或是自觉的探索,康妈带着孩子所走的这条教育之路竟然是非常符合教育规律的。她抓住了三个非常关键的教育问题——阅读、自由、品格。阅读是所有学科学习和品格培养的核心,高品质的阅读能够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她从讲故事开始,进行讨论研究式的共同学习。在阅读这条最便捷的学习通道上,她寻找到大量适合孩子阅读的经典著作,亲自为孩子开设了“文学经典书籍”“经典电影欣赏”“哲学启蒙”“地理历史”等课程。关于自由,她在学科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探讨式研究为辅的模式,发展孩子的思辨能力与自学能力,并在游学各地的过程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和人积极交往,培养孩子的爱与责任等品质,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进行着知行合一的教育循环。

当初因缘巧合而仓促被动走上了在家上学这条路,但康妈和孩子却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变不利为有利,五年多的探索之后,孩子的灵动与舒展、出色的学业成绩、广泛深入的爱好敲开了数所美国顶尖名校的大门。康妈自豪地对我说,自己的两个孩子,“按照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标准都非常出色”,完全拥有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的能力。

康妈在她即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康妈学堂》中不但与读者分享了康康精彩的游学故事,更分章节全面呈现了她在个人与群体教学实践中总结摸索出来的教育感悟,如英语学习、阅读、父母成长,自学能力的培养、创造性利用资源、品格爱好等,这是一本具有实操性的家庭教育手册。9月初,康妈和她的老公王先生专门来到北京与我交流,告诉我他们在网络上也办起了“康妈学堂”,通过喜马拉雅听书网、优酷、个人博客网站、手机微信等平台,把自己的课程与更多的父母分享,帮助父母实施家庭教育,受到了广泛好评。

亲身的体验,让康妈对阅读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新教育实验的探索给予了高度认同,她在给我的信中写道“‘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说得多好呀!您不知道,我看了这句话,心里有多激动。每每想到这句话和这句话后面您殚精竭虑的事业,我就觉得好有劲儿。”她对我说,“革命需要每一个战士,而战士渴望部队”,非常希望参加到新教育的事业中来。

康妈就像新教育实验中许多新父母一样,带着孩子在阅读中成长,实现学识、品格和精神的共同成长。如果中国父母都能够有这样的自觉性和成长性,家庭教育一定能够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孩子拓展出更大的成长空间。

不过,尽管康妈和儿子 “在家上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教育毕竟是国家、社会、家庭的整体责任,在家上学不能也不应该成为教育的主流。这本书并非倡导大家都把孩子领回家来上学,而是告诉大家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爱好和品格,等等,更加充分地发挥孩子的潜力与天赋。

同时,我想,这本书也值得我们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阅读。对照看看康妈在家庭中的教育,对我们学校体制内的教育应该也有许多启发。教育有自己的逻辑,阅读、自由、品格,也应该是我们学校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果学校这样做了,康妈这样的家庭自然就不必在家折腾了。

是为序。

朱永新   2015年9月5日晨 写于北京滴石斋 

(朱永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前言

两年半“知名小学”,四年在家上学,一学年国际高中,13岁的儿子收获了美国六所顶尖私立高中抛来的橄榄枝。但不论是百折千回的迷茫与痛苦,还是母子托福111和103的高分及与名校学子比肩竞争的辉煌,都已成为过去。而少年征服世界的梦,才刚刚开始。

没想到,借着儿子,发现了自己。人生,原是这样设计的。人的力量,如此渺小。

年轻时也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年少轻狂。多年在京谋生,打着一场深入其中却置身其外的仗。命运洞悉我的心愿,不忍见我在都市红尘中蹉跎年华,借我最爱的儿子,助我在托起一个璀璨新生命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最真切的热爱与人生使命。

心底深处深切的人文情怀,对文字与自然的热爱,使我与都市生活、义务教育体制格格不入。无论有多少物质上的成功,只会给我带来责任感的解脱,却激不起心中的一丝涟漪。无论有多少人的喧嚣,我总是感到无边的迷茫与孤独。

追随大多数人的步伐,挣钱、买房、托人择校,在京城最热闹的一隅落脚,不吝巨资让儿子上“美国小学”学英语,上“中国名小学”奔名大学。为了儿子在最有名气的一所小学能有一个容身的课桌,每天勤勤恳恳、殷殷切切地和学校老师配合,期望着儿子有美好的明天,却一次次被现实击倒。孩子的精神和身体日渐羸弱,疾病成为躲不过去的大山,所有的宏伟计划皆成为泡影。最深沉的关切也带来对现行教育体制最深刻的洞悉与随之而来的失望。蓦然回首,突然明白,命运对我如此厚爱,知道我的迟疑与懦弱,让我“置之死地而后生”。退无可退,我担起亲手教育儿子的重担。

这一担就是四五年,儿子的新生带来了我的重生。每一次徘徊与迷茫,都带来更高的超越。每一次向着清晰目标的奋力登攀,都带来意外的惊喜。内心日益坚定,步伐日益沉着,渐渐地,我的肩头担起了更多的责任。当周围的目光由质疑、嘲笑变成敬佩与崇拜时,我的心却日益谦卑,我深深知道:仅凭我自己是不能够完成这样的事业的。命运通过如此的重击与锤炼,让我更加成熟与坚定,从而帮助更多的人。

曾经,教养孩子遭遇的“滑铁卢”激发了我为人师为人母最深切的爱与责任,使我此后在家庭教育中尽最大努力遵循孩子的天性与成长规律,规避教育陷阱,并创造性地利用资源,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儿子的天资并不出色,三年级下学期因病退学,被迫在家上学。而四年多的在家教育,却成就了一个健将级的运动员,一个学习能力超群并能够在各种教育体制中表现优异的少年,一个志向高远、爱好广泛、品格出众的男子汉。康康12岁打入围棋五段,13岁跳级两年入读国际高中,学习全英文全外教IGCSE(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授权的全球针对15—17岁青少年的A-level和AP课预备课程)课程,成绩优异;同年以托福103分、SSAT 2169分的成绩和优异的面试表现被六所美国顶尖私立寄宿高中录取;14岁进入全美排名前20的顶尖私立寄宿高中——加州韦伯,学习运动社交如鱼得水,先后入选越野长跑校队和羽毛球校队……他的成长经历,有力地见证了家庭教育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生活向学校所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能追溯到家庭。”此语清楚地揭示了家庭教育无可匹敌的重要性。

如果学校的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家庭教育的职责就是努力配合学校教育;否则家庭教育就必须超越学校教育。而在时下的中国,义务教育体制的弊病人所共知,家庭教育是“发现孩子独特的天赋,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还是成为学校的“第二战场和模范帮凶”,已经成为决定孩子一生成功与幸福与否的关键。

留美教育博士、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校长王修文博士这样说:“在当今中国的教育模式之下,真正让我们完全放心、完全遵循教育规律、努力对孩子一生负责、对每个孩子负责的学校很少。即使孩子进入这样的学校,许多教育上的事还是必须由家庭来完成。”

康康在学校上学期间,我总是竭尽全力配合学校,但在教育上始终尊重孩子的客观发展规律,坚持家庭教育的原则,从来没有盲听盲信。比如我就从来没有盲目听从老师的建议让康康上奥数、作文等课外班,而是坚持大量深度阅读、培养劳动习惯、发展运动与爱好。但我从未与老师发生正面冲突,而是尽量理智地在体制与家庭教育之间寻找空间,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这是家庭教育配合甚至超越学校教育的实例。

康康离开学校后,家庭教育在长达四年的时间内成为孩子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超越学校教育。康康的成长也充分证明了家庭教育的效果确实远远超越了学校教育。尽管他的经历不可照搬,但却有力地佐证了家庭教育的实际效果。

尽管目前的主流教育体制广受诟病,但并非一无是处。明智的家长不应该随波逐流,甚至助纣为虐。而应该在孩子的教育中承担第一位的责任,牢牢占据主导地位,不盲从,不轻信,保持一颗平常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巨大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尽可能利用义务教育体制的优势。唯有如此,中国的孩子才有希望,中国的下一代才有希望。

笔者写作此书,旨在将多年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教训、理论与实践与广大家长分享,使更多的家庭与孩子从中受益。此书付梓以后,笔者更以推进孩子深度阅读、帮助中国家长和孩子实施家庭自助式英语学习整体解决方案为己任,日前已推出与新书同名的“康妈学堂”博客和网站,以视频音频故事的方式帮助孩子读经典好书看经典电影,研习历史地理艺术和哲学,推荐经典好书好版本,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实现精神的成长。

《康妈学堂》一书分“游学故事”和“家庭教育感悟”两部分。力图使读者在了解康康整个成长过程的基础上,充分解放观念,有效应用让康康茁壮成长的几大利器。“家庭教育感悟”部分共有九章,几乎涵盖家庭教育的所有核心问题:学习是如此轻松快乐、母语阅读——点石成金的魔术师、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创造性利用资源、品格与习惯的培养、兴趣与爱好的发展、0—12岁英语学习家庭自助整体解决方案——从ABC到托福100分、在家上学的建议、出国留学的建议。每一章都体系完整,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操性,不但融汇了康康和其他成功个案的所有成功经验,更包含了深刻的反省与理论实践的提升,充分考虑到在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非常适合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和辅助义务教育过程中借鉴与应用。应用得当,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教育本身并不复杂,任何孩子掌握了这几大利器,无论在家学习还是在全球的任何学校学习,都能比康康更加优秀。

我深深地相信,我们母子堪称传奇的教育历程一定会使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和孩子受益。

康萍  2015年5月5日


目录


第一部分 在家上学的游学生活

  第一章 在家上学——中关村家中

        第一节 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二节 在中关村家中的收获

  第二章 拥抱大自然——凤凰岭农家院

        第一节 劳动创造甜美生活

        第二节 特别的客人,特别的人生幸福课

        第三节 成长为有担当的孩子

        第四节 农家院的学业收获

  第三章 人间仙境——云南大理

        第一节 告别凤凰岭——大理,我来了

        第二节 大理学院安了家

        第三节 在家上学之现状

        第四节 大浪淘沙现真金

        第五节 在大理的收获

  第四章 国际学校——山东威海

        第一节 挥别大理,远赴威海

        第二节 国际高中里的三级跳

        第三节 峰回路转——申请美国寄宿高中

        第四节 首试托福

        第五节 在威海的收获

  第五章 我们回来了——北京

        第一节 突破面试

        第二节 国际赛场大丰收

        第三节 爱上铁人三项

        第四节 美国之行

        第五节 人生另一个起点


第二部分 家庭教育感悟

  第一章 学习是如此轻松快乐

        第一节 以目标为导向的上进心

        第二节 以学习能力为依托的自学能力

        第三节 保障在校学生家庭教育时间的四大法宝

  第二章 母语阅读——点石成金的魔术师

        第一节 为什么阅读

        第二节 让孩子爱上读书

        第三节 读好书

        第四节 好读书

  第三章 0—12岁家庭自助式英语学习整体解决方案——从ABC到托福100分

        第一节 中国人学习英语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整体解决方案

  第四章 爱好与兴趣的发展

        第一节 爱好的作用

        第二节 如何选择爱好

        第三节 应该培养哪些爱好

        第四节 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好

  第五章 品格与习惯的培养

        第一节 善良——所有品格的基石

        第二节 诚信——做人的根本

        第三节 培养孩子的自信与抗挫折能力

        第四节 爱劳动的孩子不学坏

        第五节 宽容与感恩——生命的活水

        第六节 合作与分享——人生道路越走越宽

  第六章 创造性利用资源

        第一节 家庭环境

        第二节 充分利用具有教育意义的自然与社会资源

        第三节 如何根据孩子的爱好选择老师

  第七章 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节 家长需要成长的几个方面

  第八章 针对在家上学的建议

        第一节 在家上学的几种主要模式、特点及发展态势

        第二节 在家上学的目标

        第三节 在家上学应该学什么

        第四节 在家上学怎么学

        第五节 在家上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六节 在家上学的实践

  第九章 针对出国留学的建议

        第一节 出国留学的最佳时点及利弊 342

        第二节 如何在中国培养出适合美国教育的孩子

        第三节 如何选择合适的美国高中

        第四节 美国高中申请流程与注意事项

        第五节 托福与SSAT时间安排与备考策略

  附录一 学习资料清单

  附录二 教育框图

  参考书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