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zy回风流雪
szy回风流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5
  • 关注人气: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读后感

(2016-01-18 00:56:44)
分类: 读后感

杜威在《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中一文中指出:兴趣是任何有目的的经验中各种事物的动力,不管这些事物是看得见还是在想象中的。具体地说,承认兴趣在有教育意义的发展中的能动地位,其价值再与使我们能考虑每一个儿童的特殊的能力、需要和爱好。 

认为兴趣有三种意义:

1)活动发展的全部状态;

2)预见的和希望得到的客观结果;

3)个人的情感倾向。

杜威认为兴趣观念在教育上的重要性是:“兴趣是任何有目的的经验中各种事物的动力,在教育意义的发展中有能动地位,其价值在于使我们能考虑每一个儿童的特殊的能力、需要和爱好。”

在教育教学中,在生活中,老师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认真分析孩子的特长,引到孩子朝着有兴趣的方向发展。老师和家长不要将自己的意志要求、兴趣爱好强加于孩子头上去上所谓的美术班、钢琴班、奥数班等等诸如此类的补习班、特长班来培养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不喜欢或没有这方面的潜能,老师家长所做的一切,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

唤起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人们常说三趣:兴趣、志趣、乐趣。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志趣、乐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积极诱发引导学生从自发的感性兴趣逐步向乐趣转化,进而上升为自觉的志趣,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