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门店,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及停战协定签署会场纪行
杨冠宇/文
板门店位于朝鲜半岛中西部砂川河畔,距离平壤市160公里,距离开城市8公里。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度线一带。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由此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才把分界线向南推进了5公里到了板门店的位置,朝鲜北南双方在这个直径大约为800米的“联合安全区”内,建起了24座建筑物。也正因此板门店扬名于世。
38线另一侧韩国建筑自由之家阁楼。
走进停战谈判会场,面对当年双方谈判代表谈判时用的一张绿色长桌,引导参观的朝鲜军官对停战谈判做了简单介绍。大意是1950年6月25日美帝发动了朝鲜战争,一年多的时间里,美军遭到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可耻的失败,美军司令官不得不首先提出和谈。在朝方首席谈判代表南日大将的领导下,进行了两年的谈判,历经三年的祖国解放战争最终以朝鲜的胜利美帝的惨败而告终。
听完讲解,我们又来到谈判会场旁边的另一座建筑,《停战协定》的签字大厅,一座具有朝鲜民族风格的飞檐斗拱的凸字形建筑。
签字大厅里,摆放着当年使用过的两张签字桌和签字座椅。西边的桌上立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东边的桌上立着联合国旗。《停战协定》的朝文本和英文本放在各自的桌子上。
事实上《停战协议》全称是《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有朝文、中文和英文三个版本。完成正式签字后,双方各保存一份(中、朝、英文3本),另一份(中、朝、英文3本)由军事停战委员会保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