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刘亚萍完成第二次北极之旅(昔文重发)

(2025-09-07 14:20:45)
标签:

转载

刘亚萍完成第二次北极之

(以色列、约旦之旅的旅友)


——西安旅游达人刘亚萍,旅行超百国,亲历南北极

刘亚萍完成第二次北极之旅(以色列、约旦之旅的旅友)

2017年7月29日,刘亚萍从挪威的特罗姆瑟丹登上意大利银海号邮轮,8月抵北极中心,部分队员合影留念,庆祝到达北极中心成功。右起第一人是刘亚萍,左手持旗上书:“我到北极啦!”右手高举者!



刘亚萍完成第二次北极之旅(以色列、约旦之旅的旅友)
刘亚萍持“我到北极啦!”彩条,兴奋之情,无以言表。

                                        ——杨冠宇

这次我们进行的2017328~46日,以色列、约丹(附巴勒斯坦国)跟团10日游,在我们这个22人的团队中,认识了一个从西安来的刘亚萍女士,年龄五旬开外,身体矫健,英姿飒爽。我们从北京直飞抵达以色列特拉维夫后,在通关的等待过程中,我和本团西安来的刘亚萍女士闲聊了起来,当获知她已旅行了102个国家(现在加上以色列、约旦已是104国了),立时让我肃然起敬。我又问她,去过南极和北极吗!她回答道:“去过了!”。我又问:“去过阿拉斯加吗!”,她回答:“去过了!”。接着我又问了一些比较有特色、有个性的国家,她的回答几乎是都去过了。这更增加了我对刘女士的钦敬之感。

刘亚萍说,1993年去过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大规模旅游是从2006年开始,这里面有跟团游、自助游,形式多样,也有乘坐邮轮的。乘坐邮轮旅游时,抵达港口上岸便乘车游览景点,晚上仍回游轮住宿休息。去年去非洲20国,北京飞抵南非,再从南非乘坐意大利银海号邮轮,进行旅游。返回时在贝宁靠岸,再飞回北京。每人费用12万元,共去了108人,其中西安的就是18人。一共游览了非洲20个国家。

刘亚萍是2009年去的南极洲,一共是20多天。当时的费用是5~6万多元,现在已涨到13万多元,水涨船高,今非昔比。当年去南极时,乘飞机飞到巴西上船,返回时阿根廷登陆上岸。其中,在南美洲数国,还有一些经典的旅游活动。

刘亚萍说,和她一起的西安旅游群,共有十多人,其他人大多旅行了150~160个国家。她说,和他们相比,她这个102个国家还算是最少的。刘亚萍以前已经去过一次北极,遗憾的是没有到达北极中心点;今年将第二次再去北极,要去看北极熊,要到达北极中心点。为此,已经定好了行程,今年7月去北极,每人交足了团费13万元(人民币),乘坐的仍然是意大利银海号破冰船(邮轮),共去游客108人,内含西安的18人。此船水手等工作人员也是100余人。抵达北极后,有可能还要换乘小船,方能到达北极点。其中的御寒、防水等装备,以及吃的高能量抗寒食物,都由船上提供。我又问道,下一次你还要去那一个国家?刘女士回答:“下一次我要去伊朗”。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刘女士已经完成的南北两极游,以及美国阿拉斯加州邮轮游,再加上今年7月第二次北极之旅(已经交了全款),已经是人民币数十万元。我问了一下刘女士:“你的极地之旅,再加上一百余国之旅,共消耗了人民币多少钱?”,刘女士回答:“粗略估算是80~100万之间”。而后刘女士说:“钱是要花的,花了的才是钱……。”。闻听此语,不觉令人十分震撼,刘女士乃有识之士,堪称,掷地有声,真乃金石之言。

以色列、约旦之旅结束后,我们仍乘坐海南航班返回北京,大家便纷纷回到自己的住地。此后我依然关注着刘亚萍女士的第二次北极之旅。

不久前夕,刘亚萍在返回途中,给我们发来了在到达北极后的视频和照片。830日我又发微信,询问刘亚萍当时在北极的情况,今天上午获得了刘女士的回复,我把它展示在我的博文中,使广大博友一起分享刘女士到达北极的快乐。南北两极不是你想去就能去,首先得有雄厚的经济支持,现在去南北两极费用都在13万以上,从俄罗斯坐核动力邮轮费用是18.4万,返程中再加上些地区或景点,总数便成了25万。你有钱,没有身体、年龄的支持也不行,有的人已经进入率年,只有望洋兴叹了。

现在我们还是从,刘女士的第二次北极之行中,一起分享她的艰辛和快乐吧!刘女士发来的微信中写到:

729号从挪威的特罗姆瑟蛋登上银海号游轮,一直在北极群岛转了10天,最远走到北纬81度。无名小岛很多,每天邮轮停在离岛不远的地方坐冲锋舟上岛(冲锋舟可以走的更远)。有时一天上岛两次。在地图上都没有名字,我们叫无名岛[微笑]。北极没有什么景观,刚入北极看鸟,后来看冰川,北极熊。岛上没有人烟、没有树木,荒凉[微笑],没有什么景色。如果从风光方面来说,不如冰岛和格陵兰岛。下船游轮公司包机到挪威奥斯陆,我们又转机到冰岛雷克雅未克(冰岛首都)。我感觉北极不如南极(南极的下面是大陆,整个南极洲95%被冰雪覆盖,没有覆盖的地方是5%,在南极有许多各国的科学考察站,所以,比较热闹。北极下面则是被冰雪覆盖着的海水。),在海面上也看不到什么鲸鱼之类的东西。银海号游轮服务非常好,吃的好,浪大时好多人晕船。我们碰到多年不遇的大浪,船摆动很大,一天一夜大家都不能起床。我不晕船服务于大家[呲牙](宇注:绝大多数的游客都晕倒了,刘亚萍没有晕船,足见其身体的强壮。)。去北极的意义主要在于到达了地球自转轴的最北端,而不是观览风光的优劣。如果说好看,冰岛,格陵兰岛、挪威、瑞典均堪称漂亮。北极看冰川还不如格陵兰岛壮观。

824日我已返抵北京,现在已回到家中,白天管外孙子,时间不欲,暂时先说到这里,再见!

要想在旅途中得到快乐,多少总要花一些钱。不用体力,不费心,不花一点钱,是得不到快乐的。

新中国成立直至上世纪80年代,旅游的意识逐步走进了人们的头脑,但出境游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如今,曾经的“奢侈品”成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经济发展让中国人“看世界”的脚步越走越远,人们也在旅游中学会了休闲和享受生活。

旅行,不单在脚上和眼里,更是在心底。世界是一本书,很多页只有在旅行中才能看到。用有限的金钱,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去看无限的风景。每年至少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

旅行虽然辛苦、很累,但人在旅途,心在乐途。

正如汪国真说的: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山高路远,只要出发,就一定会梦想成真。也正如已经旅行了85个国家的孙剑说的:人的一生一定要疯狂一次,无论为一个人,一个梦,一段情,还是一段旅途。只有疯狂过的人生,有激情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刘亚萍能够旅行104国,并先后到达南北两极,今年又第二次到达北极,她的这种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她的这种顽强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胆略应当值得我们学习。

其实,纷纷扰扰尘世中的人们,牵绊太多,放不下的太多,责任也太多,所以,总是顾虑重重,走不出去,也迈不出去,更放不开。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每个人都有梦的权利。真的,生命会因有梦而充实,会因追梦而丰富,更会因疯狂追梦而精彩。那就开始吧,为了心中的梦,疯狂,出发——

北极简介

北极。北极地区的气候终年寒冷。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北极地区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冬季,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大海完全封冻结冰。夏季,气温上升到冰点以上,北冰洋的边缘地带融化,太阳连续几个星期都挂在天空。北冰洋中有丰富的鱼类和浮游生物,这为夏季在这里筑巢的数百万只海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也是海豹、鲸和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北冰洋周围的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平坦,没有树木生长。冬季大地封冻,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夏天积雪融化,表层土解冻,植物生长开花,为驯鹿和麝牛等动物提供了食物。同时,狼和北极熊等食肉动物也依靠捕食其他动物得以存活。北极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千百年以来,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在这里世代繁衍。在这里发现了石油,因而许多人从南部来到这里工作。

刘亚萍完成第二次北极之旅(以色列、约旦之旅的旅友)

刘亚萍完成第二次北极之旅(以色列、约旦之旅的旅友)

2017年7月29日,刘亚萍从挪威的特罗姆瑟丹登上意大利银海号邮轮,8月抵北极中心,部分队员合影留念,庆祝到达北极中心成功。右起第一人是刘亚萍,左手持旗上书:“我到北极啦!”右手高举者!


刘亚萍完成第二次北极之旅(以色列、约旦之旅的旅友)

2017年7月29日,刘亚萍从挪威的特罗姆瑟丹登上意大利银海号邮轮,8月抵北极中心,部分队员合影留念,庆祝到达北极中心成功。右起第一人是刘亚萍,左手持旗上书:“我到北极啦!”右手高举者!


刘亚萍完成第二次北极之旅(以色列、约旦之旅的旅友)
刘亚萍持“我到北极啦!”彩条,兴奋之情,无以言表。


刘亚萍完成第二次北极之旅(以色列、约旦之旅的旅友)
双手高举“我到北极啦!”,刘亚萍第二次到达北极,终于到达了北极中心。

刘亚萍完成第二次北极之旅(以色列、约旦之旅的旅友)

刘亚萍完成第二次北极之旅(以色列、约旦之旅的旅友)

刘亚萍完成第二次北极之旅(以色列、约旦之旅的旅友)
刘亚萍女士和两个他国人士合影留念。

刘亚萍完成第二次北极之旅(以色列、约旦之旅的旅友)

刘亚萍完成第二次北极之旅(以色列、约旦之旅的旅友)

旅行超百国,亲历南、北极
2017年4月5日,刘女士参加以色列约旦10日游时,在以色列内坦亚住地照。

旅行超百国,亲历南、北极
2017.3.29日,刘女士在以色列、约旦之旅中,拍摄于以色列加利利湖游船上,
中间站立者是刘女士。

旅行超百国,亲历南、北极
2017年4月1日,拍照于约旦国红海小镇阿卡巴,我旅游团西安籍游客和约旦戴头巾的妇女合影留念,右起第一人刘亚萍。左起第一人本博老伴华油退休职工侯天华。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