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垣-2024年6月边城茶峒古镇(二)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4年6月9日
边城茶峒古镇,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边城镇,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镇和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迓驾镇隔清水江相望。
茶峒是苗语地名,茶在苗语中意指汉人,峒在苗语中意为山中的小块平地,顾名思义,“茶峒”即为“汉人居住的小块平地”。
茶峒镇(今边城镇)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是国家第一批特色小镇,同时也是湘西四大名镇之一。
边城茶峒古镇,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的原型地。沈从文先生把茶峒古镇优美的风景、淳朴善良的风俗人情等融为一体,勾画出了田园牧歌般的边城风貌。景区内主要景点有湘西特色吊脚楼、天河水街、翠翠岛、沈从文旅居地、刘邓大军渡江指挥所、古码头、官道、拉拉渡、游船、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旧址、边城美食街、三省观景台等。 另外,还有“龙凤呈详”、“酉水回澜”、“水帘百尺”、“银泉涌翠”、“仙人石室”、“龟蛇献瑞”、“虹桥月影”、”石炉飘烟”等八大景观,美不胜收。
一根铁索横跨江面,船夫拉动绳索,船就缓缓驶向对岸。坐在船上,江风拂面,近距离感受江水的流淌,心中满是惬意。这不仅是一种交通方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见证着边城人与江水相依相伴的生活。
边城茶峒人都靠水生活,他们将一根钢缆横跨江面固定在两岸,拉船人坐在船头,手持带有凹槽的短木棒,在钢缆上一卡一拉,船就顺着钢缆缓缓驶向对岸。这种不挂帆、不用桨的“渡船”被称为拉拉渡。
沿着清水江漫步,便能看到错落有致的吊脚楼。这些木质建筑依山而建,临水而立,一半着陆,一半在水,独具特色。它们用木柱支撑,上层住人,下层架空,通风防潮。走进吊脚楼,触摸那斑驳的木板,感受岁月留下的痕迹。在楼内,你可以推开窗户,俯瞰清水江的秀丽风光,想象翠翠当年凭窗远眺的模样,感受那份宁静与悠然。
边城茶峒的古建筑,大部分为砖木穿斗式结构,小青瓦,砌有封火墙,门窗皆有雕花,临河处多吊脚楼,为极具民族特色。属清代、民国建筑。镇中心还发现有旧石器遗址,2001年发掘45平方米,出土有明清至商周各个历史时期陶片及一批打制石器(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等)。
绿荫如盖,清凉宜人:"道路旁,清水江江面吹来的凉意,抚摸着脸颊,沁人心扉,树木茂密的树冠宛如巨大的遮阳伞,将热浪隔绝在外,层层叠叠的绿荫下,岁月静好";"绿树阴浓夏日长,清风拂过,树冠簌簌翻涌,燥热的心绪随之沉静"。
等一城烟雨,只为你。渡一世情缘,只和你。妙哉!
边城茶峒古镇,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有着绝美的自然风光。四周群山环抱,绿水绕镇,构成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无论是清晨的薄雾笼罩,还是傍晚的夕阳余晖,都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而古镇上的居民,更是以他们的热情好客和淳朴善良,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旅人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