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2025-08-20 12:08:39)
原文地址: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作者:贵阳张老者

      江西九江-20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4年4月17日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紫阳书院位于白鹿洞书院东,主要景观有门楼、崇德祠、文会堂(行台)等。这一组院落,因朱熹别号为紫阳,故名为紫阳书院。紫阳书院碑廊中有修建记文、洞规教义、诗词歌赋、游记题词等各色字碑。
       书院的门楼,这是用花岗岩建成的,上面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题写的“紫阳书院”四字匾额。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白鹿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始建于唐代,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由理学家朱熹主持复兴。朱熹于淳熙六年(1179年)任南康知军时,奏请修复书院,制定《白鹿洞书院学规》,并亲自讲学、题写楹联,其教育理念深刻影响了后世儒学传承。书院现存朱熹手书楹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等文化遗产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崇德祠,清康熙毛德琦《白鹿洞书院志》同治十年(1871年)补刊记载:“道光十八年(1838年),新造崇德祠头门三间,祠东添建号舍四间,祠后老新八间,今改三重共九间”。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1989年,崇德祠重修为凹字形平房。砖木结构,白墙灰瓦,屋面呈人字形硬山顶,平面呈凹字形。中为堂,左右有二耳室。中堂为三开间,有双开花格门六扇,门左右为通排花格窗,左右各六扇,堂后壁无窗。左右耳室,前后有窗。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崇德祠是紫阳书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景点。现在看到的崇德祠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建的。修建的时候,对于建筑的样式参考了康熙版的《星子县志》中的图样。有意思的是,康熙时毛德琦《白鹿洞书院志》补刊本也有图样。可见,清朝时也修建了崇德祠。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紫阳书院,侧重于文化交流与接待官员的功能,东碑廊、崇德祠、文会堂等建筑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氛围。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紫阳书院,有前后两个小的院子。前院两侧都有碑廊,称为白鹿洞书院东碑廊。小院花圃中种有罗汉松、柳杉、菊花、杜鹃、梅等各种绿植和鲜花,同时还设置有不少的各色盆景。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白鹿洞书院在历史上能有如此高的地位,离不开天时地利,更离不开朱熹的努力,紫阳书院便是以朱熹的号来命名的。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周敦颐塑像后面是文会堂,也叫行台,是以前接待官员的地方。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紫阳书院的文会堂前立有周敦颐雕像,虽然他并没有来过白鹿洞书院,但作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周敦颐对朱熹的理学有着深刻影响。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不仅通阴阳,还知天文、晓地理,是学术界公认的大师。他曾经游览庐山,进而被庐山的山水美景所吸引,在庐山莲花峰下筑了一间房子,想要在庐山定居。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独对亭,独对亭在延宾馆东南,左翼山下。原为北宋丞相李万卷校勘书籍之所,因此又称为勘书台。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提学副使邵宝为纪念朱熹,在此择地建亭,取名独对亭。
     独对亭,非常受名人雅士欢迎,李梦阳曾经作《独对亭铭并序》,王阳明也曾写过《独对亭望五老诗》,现在这些都悬挂在白鹿洞书院后院的明伦堂里。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高等林业学堂,房为歌特式二层洋房,砖木结构。前有露天平台,四砖柱支撑,平台三面有护栏,每面各有七个仿四角花瓶式的水泥瓶柱。上下有走廊,均以砖砌大跨度卷拱,一层无护栏,二层护栏为全闭式。走廊以砖砌方柱,外画线,以示仿花岗岩石所砌。楼上有房四间,地面木板。下有房四间,中为堂,堂有木质楼梯上登。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走进延宾馆院便是走到了近现代史——油漆已经剥落,栏杆生满青苔的二层小楼是1911年创办的高等林业学堂,这座欧式风格小楼在古香古色的中式建筑中有些不协调,却见证了白鹿洞书院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延宾馆院位于紫阳书院东,为进入书院大门的最后一个院落。原主要建筑有延宾馆门、憩斋、逸园、贯道门。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延宾馆院,是古代洞主和生徒们的生活起居之地。这里庭院幽静,树木葱郁,还展出了“白鹿洞书院史”、“朱子与白鹿洞”等珍贵史料,以及历代名人与白鹿洞的佳话。更值得一提的是,院内还塑有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的青铜像,供人瞻仰。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延宾馆,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是由江西提学佥事李龄出资建造的。延宾馆的最北面是春风楼,是历代洞主的下榻之地。关于春风楼,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有人说,这是“春风童子”从天外搬到这里的,据说这幢楼四季如春,就像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现在,为了更好地接待国内外宾客,延宾馆被改造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宾馆。1996年,在庐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延宾馆还被指定为联合国所属官员的下榻之地。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对于古人来说,书院是诗意的栖居地。而现在来江西,应该来这座千年名校,看看古代学府的模样,感受古人的校园生活。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朱熹纪念铜像,这是由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出资捐赠的。铜像于1999年6月1日建成,像高3.13米,底座高1.72米,重达1吨,彰显了朱熹在书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南宋江西婺源人。十九岁登进士第,赐同进士出身,授泉州同安县主簿。曾任南康军两年零一个月。有《四书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词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春风楼为延宾院主楼,木结构,歇山顶,翘脚,香檐,下楼外伸,有四根圆立柱支撑,形成外廊。面阔15米,进深8米,上下两层。楼两侧建成有两排厢房。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状元泉,据说这是明朝正德年间,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所开的。在古时候,白鹿洞书院的莘莘学子在前往赶考之前,都会先在这里焚香扔币。如果某个学子扔下的铜币能够砸中状元泉里的乌龟头,那么,就预示着这位学子可以独占鳌头。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白鹿书院已然成为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的璀璨明珠,同时也是“世界地质公园”和“AAAAA级风景名胜区”的标志性景点。它不仅是赣鄱文化对外交流与展示的重要门户,更被誉为江西历史文化遗存的璀璨瑰宝。自改革开放以来,白鹿书院已热情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达千万人次。

江西九江-24年4月白鹿书院(三)
     白鹿书院以其独特的名字“白鹿洞”为标志,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寓意着吉庆与祥瑞。而“洞”字则象征着古老的地质地貌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书院被命名为“书院”,更是明确了其作为教育物化之地和培养人才之地的社会功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