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广西龙胜-24年1月龙脊金坑红瑶梯田

原文地址: 广西龙胜-24年1月龙脊金坑红瑶梯田
作者: 贵阳张老者

龙脊梯田,是位于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的世界级梯田景观,拥有23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世界梯田原乡”,集农耕文明、自然奇观与民族文化于一体。
其核心景观包括平安梯田的“九龙五虎”“七星伴月”和金坑梯田的“千层天梯”等,2018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大寨村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

金坑红瑶梯田,位于“七星伴月”梯田和“九龙五虎”梯田之间。金坑红瑶梯田又被称为“千层天梯”梯田。“七星伴月”梯田和“九龙五虎”梯田之间有平坦的山顶栈道相连,无攀登之苦。行走在山顶栈道,即可欣赏层层叠叠的“千层天梯”。

金坑红瑶千层天梯梯田,以磅礴壮美而著称,层层叠叠的梯田如潮水般涨起,以排山倒海之势奔涌而来,组成一个纵横开阖,酣畅淋漓的梯田群体,形成一个张扬着力与美的梯田世界。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距桂林市区约80公里,总面积约66平方公里,垂直落差达800米,海拔范围380—1180米。
梯田耕作始于秦汉,成型于唐宋,明清时期基本达到现有规模,是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的典范。


龙脊梯田的层级最多达1100余级,田块最小仅容3株禾苗,形成“青蛙一跳三块田”的奇观。




秦汉时期梯田耕作方式在龙胜形成,原籍山东的瑶族、壮族先人先后迁徙于此并开始开发梯田。唐宋时期龙胜龙脊梯田得到大规模开发,随着各民族的迁入,梯田的开垦范围不断扩大。



明清时期龙脊梯田基本达到现有规模,成为当地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清道光年间的记载显示龙脊当时已具有多民族分布格局。龙脊梯田至少有2300多年的历史。



梯田坡度大多在26°-35°之间,最大坡度达50°以上,其中15°-25°(斜坡)、25°-35°(缓陡坡)坡度带分别占区域面积的45.16%、30.34%,有500余级,精华段从300米上升至1100米,由下至上垂直高度一般为500-800米。



龙脊梯田属中亚热带常绿植被区,乔、灌、草本植物种类千余种。景区内溪流纵横,有常年流水山涧溪流33条,大小溪流共50余条,最大水系为金江河,为梯田灌溉提供了充足水源。



龙脊梯田,山寨村落,云雾飘渺,高山流水,层层叠叠,神奇优美的曲线堪称天下一绝。从古至今,凝结着农耕智慧的梯田,以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滋养着一方百姓。



四面环山,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壮观的梯田景观。从高处俯瞰,那层层叠叠的梯田,就像一条条蜿蜒的巨龙盘绕在山间,所以才得名龙脊梯田。



自古以来,龙脊梯田就吸引着文人墨客的目光。杨万里在《龙脊梯田行》中写道:“龙脊梯田凌霄秀,云海飞泉入画楼。千级田阶映夕阳,万亩稻田醉人愁。”苏轼也曾在此写下了《龙脊梯田秋景》来描述了龙脊梯田如云山环绕的壮丽景色。龙脊梯田耕种历史已有2300多年,至今保持着“耦耕”等原始耕作方式。
广西龙胜-2024年1月龙脊金坑红瑶梯田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4年1月15日






























前一篇:[转载]睡莲之境,纯净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