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山水田园诗,多为小制,少见大作,像陶渊明那样,神韵深蕴的更少。
听萧统先生讲一课吧。“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于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萧统无疑是位有水平的教授,“论怀抱则旷而且真”,社会和文学等了太久,深刻和精到的把握终于出现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习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首诗,尤其是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历来被评为“静默”、“淡远”。诗句中,味不尽的是超凡拔俗的隐逸情调,否定功名富贵的独立人格,坚守散淡自由的精神礼赞。
陶诗冲淡自然,就像菊花一样美丽淡雅;诗人对自由的追求,也像菊花一样不畏风霜;他的人生道路,也像菊花一样坦荡深情。司空图的《诗品》中提倡“人淡如菊”的典雅风格,其实,这与平淡真实的人生态度何尝不是相通的呢?
龚自珍可谓是陶渊明的知音,他的《己亥杂诗》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在平淡之中仍不失豪迈的气概,这确实说出了陶渊明性格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