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作者:随心所娱
随心所娱的博客
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看他在津津有味地吃枣,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不想要糖而是要枣,可是我们只有糖呀。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远处隐约可见的是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是通往巴方寺的道路。由于我是个时间控,从通王城北门出来后就始终没看见大部队的人和导游,怕影响耽误大家的时间,总不能让全团的人等你一两个人,于是就没有进去游览巴方寺,据说往里面走还有两个景点,即皇宫和空中宫殿。结果到了导游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只有我们三个人按时到了,又等了约半个小时左右人们才陆陆续续到齐,很遗憾遗漏了三个景点,看来遵守纪律和公德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我对此并不后悔,做人不能太自私,要有自觉、整体观念,以大局为重,要心存善念,不忘初心。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们看到上图中水塘边和下图中堆满了石块,其实这是要修复这些破败的建筑用的,据说当初红色高棉执政时期,遣返了法国负责修复和设计专家,并残忍地杀害了具体施工的工匠们,将设计图纸和档案统统都销毁了,有些带有编号的时块散落遗失了,以至于至今这些石块都无法放回到原来的位置,没有拼图造成无法修复。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 [转载]探寻失落的文明(10)巴方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上下这两张图总算能比较清晰地看到巴方寺的全貌。巴方寺又称巴普昂寺,是十一世纪中叶真腊国王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于1060年修建给印度教湿婆神的国寺,它位于当时都城的中心,现在巴方寺西北200米,紧邻皇家宫殿的南围墙。巴方寺是世界上最大、图样最复杂的立体建筑群。巴方寺是一座须弥山寺,呈金字塔形。整个寺共有五层台基,在第一、三、五台基上各有一个封闭式回廊,回廊四边和四角都有塔楼。在第五层台基上有一座高约50米巨大铜皮包裹的石塔【部分参考网络编写】。
欢迎博友光临指导!感谢浏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