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
园主任兰生被罢官返回故里后建造。园名引自《左传》中的“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取名“退思”,寓意“退则思过”。
退思园的设计人是清书画家及园林家袁林。他将春、夏、秋、冬及棋、琴、书、画全部融入园中。
建筑为东西横向布局,占地5674平方米,建筑面积2622平方米。园以池为中心。亭台楼阁皆贴水而建,以“贴水园”而著称于世。
退思园,以“退”为横线,“思”为核心。以封闭式布局展开,每进一层,都设有屏障。园中还藏有“一阁、一桥、一轩”。
主要建筑有:“坐春望月楼”、“退思草堂”、“雨坐亭”等。整个园林设假山、亭阁、花木、池塘水榭于一体。园内的每一处建筑即可独自成景,又于另一景观相对应。
2000年,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拓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清光绪二十三年(1906年),任兰生之子任传薪创办丽则女子学校。退思园中庭和花园建筑辟为校舍。
宣统三年(1911年),在东墙外购刘姓宅基,新建七开间二层教学楼,1915年教学楼加建为三层。并新建校门、室内操场。楼北墙嵌刻“诚勤朴爱”校训,为时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傅增湘亲题。
2013年5月,丽则女校旧址归入退思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3月28日于苏州同里古镇
文字来自景区简介及百度,谢谢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