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为清初吴绮《扬州鼓吹词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吴绮(1619-1694),扬州人,字园茨,号听翁。生于明代,为清初词人。由书中记载可见瘦西湖在清初便已得名,大概意思是因为其水道弯曲狭长,并地处扬州城的西北,故称“瘦西湖”。
乾隆元年(1736),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诗中描述了瘦西湖一带的景致与繁华。在诗人眼中,扬州与杭州一样,市井繁华,故称“销金锅子”,并通过与杭州西湖的对比,认为瘦西湖之名确实形象而贴切...
P01.
P02.
P03.
P04.
P05.
P06.
P07.
P08.
P0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此桥为瘦西湖上最著名的桥,名唤“五亭桥”。故,本三组片子中多次拍摄...(上)
P20.
(待续)
谢谢各位朋友光临浏览!
祝朋友们周日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