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分类: 耕耘教艺 |
一、教材简析
《分数的大小》一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教材体系看,在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运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从章节系统看,分数的大小是在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为线索,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学“通分”。“通分”不但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基础,还是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因此,本课内容,在分数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比较各类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理解“通分”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及通分的关键:即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四、教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师创设“校园面积”的情境:教学楼占校园面积的
,操场占校园面积的
,综合楼占校园面积的
。
2、你会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吗?(板书课题)
3、根据图上信息提出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由地提问题,解决问题,复习了同分母分数、分子是1的分数的比较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4、当学生的提出:操场和教学楼谁的占地面积大?
板书:
5、比较揭题。观察这次比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大小比较有什么不同?板书:异分母。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出问题,不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
学生独立探究,我及时巡视,调查学情。
2、合作交流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方法,或讨论有疑问的地方。我这时作为一个参与者融入到学生的交流中。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可以实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思维方式的互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3、汇报展示
学生上台用投影展示自己的方法,可能有折纸、画图、化异
分子为同分子、化异分母为同分母等多样的方法。比较这几种方法异同,板书:转化
4、 观察方法,揭示概念。
⑴理解通分的意义。
⑵通分先确定什么?(明确:公分母)如何确定?(明确:公倍数)再怎样?(明确:看分母乘几,分子就乘几。)师板书过程。
5、通过刚才的观察、分析,你能说说什么是通分吗?板书概念。通分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通分?
6、尝试练习,优化方法,突破教学难点。完成书上54页的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台板演,再比较发现: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可以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独立意识,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渴望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课堂中学生以积极愉悦的状态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主动寻求多种解题方法,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同时也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独立完成54页练一练的第1—3题。
(1)第1题,把下面各组分数进行通分。(强调通分的几种特殊情况)
(3)第3题,运用分数的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拓展练习,完成54页第4题。引导学生比较3个分数的大小,交流比较的策略。可以先将三个分数一起通分后进行比较;还可以以二分之一为标准进行比较。(此题是对本课知识的延伸,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体现了新知在实际生活的应用。)
【设计意图: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了几个层次的练习,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保底而不封顶,使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同时注意练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1、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2、你认为自己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怎样?你帮助了谁或谁帮助了你?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不但让学生谈知识技能方面的收获,还着重让学生谈谈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再一次激起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
附板书设计:
异分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