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宁学校办学特色

分类: 学校管理 |
http://s12/mw690/0062Bj0Wzy7badUQLuH6b&690
http://s1/mw690/0062Bj0Wzy7badV7PPy00&690
http://s11/mw690/0062Bj0Wzy7badVzwLMea&690
http://s5/mw690/0062Bj0Wzy7badVVBL624&690
http://s6/mw690/0062Bj0Wzy7badWlUGh75&690
http://s16/mw690/0062Bj0Wzy7badWHfHh5f&690
独秀故里,千年古邑,文脉绵长,厚重的古皖文化孕育出了年轻的振宁学校。它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以实力为新时代弄潮儿插上奋飞的翅膀,让走进这里的莘莘学子放飞希望,超越梦想。
迅速崛起的振宁学校
当第一缕阳光撒向美丽的怀安河畔,一所崭新的学校随之沐浴在灿烂的朝阳里,这,就是年轻的振宁,集小学、初中于一体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1、日新月异的振宁速度
学校占地130余亩,主要承担新县城E区居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任务,由同济大学统一规划设计,初步设置小学部每个年级8个班,共48个班;初中部每个年级12个班,共36个班。学校于2010年9月第一批385名小学生顺利入校就读,当时每个年级设两个班,共12个班,教师28人。2011年9月,七年级开始招生,设6个班级。至此,学校分为小学部和初中部,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初步形成。其后几年,学校以强劲的势头蓬勃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截至目前,学校已拥有5500余名学生、93个教学班、200多位教职员工。七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瓦砾,如今这里草木葱茏、生机盎然;七年前,学校还是一张白纸,如今振宁硕果累累、声誉鹊起。七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把学校的发展壮大与内涵提升、特色创建紧密相连,在“上规模”的同时“创品牌”。
七年的寒来暑往,七年的风雨兼程,全体振宁人以“求实拓新”的奋进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将一片荒野打造成了“雅以修身,乐以致学”的一方净土。
2、星光璀璨的办学成果。
七年来,我们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教学成果。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连续几年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考核中勇夺第一等次,多项考核数据在全县遥遥领先;相继获得“安庆市优秀数学教研组”、“安庆市优秀语文教研组”、“安庆市优秀英语教研组”;学校先后被评为“安庆市文明单位”、“安庆市平安校园”、“安庆市禁毒示范学校”、“安庆市先进团组织”、“安徽省优秀少先队集体”。
七年来,我们打造了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批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双馨教师。其中,省特级教师1人,省教坛新星2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骨干教师、先进教研个人6人;县骨干教师、先进教研个人几十人。在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中,我们的教师更是频频获奖。其中,获部级表彰4人次,省级表彰10人次,市级表彰38人次。仅2016年度,本校教师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2人获部级优课,4人获省级优课;2位老师在本年度学科论文评选中获省级奖项;4位老师获市级学科课赛一等奖。与此同时,扎实的校本教研带动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教师们在国家及省级核心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多达百余篇。
七年来,我们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子。办学过程中,我们改革的是课堂,成长的是教师,而最终受益的,是学生。我们的学生健康活泼、多元发展,素质教育之花芬芳了整个校园。几年来,学生在各类评比中斩获诸多殊荣, 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1人被评为“省优秀少先队员”;十几人被评为“市优秀少先队员”、“市优秀班干”等。孩子们在各级赛事中同样表现突出,国家级获奖2人次;省级获奖12人次;市级、县级获奖更是不计其数。莘莘学子用他们的成绩为振宁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兴奋剂”。
“名校、名师、名生”相得益彰,效应渐成。
厚德载物的办学理念
一所学校凝聚力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演绎成师生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这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我们自建校以来就一直探索、磨合、发现、提升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的价值观,在碰撞中生成,在操作中完善,逐步建立起共同愿景,形成从校长到教职员工上下一致的办学理念。
1、得天独厚的办学优势
在创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提出
在管理上,我们实行“统一管理,‘分部’负责”制,这里的“分部”有两个意思,一是分初中部和小学部,二是分政教、教导等具体执行部门,既做到工作范围、管理权限的细致划分,又注意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把具有共性的工作放到一起统一管理,对业务工作实行分部管理、分级负责、分层落实,使分管领导能集中精力抓好某一方面的工作,更具“专业化”。
在教学上,我们充分发挥校本优势。(1)资源优势:学校的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物理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化学仪器、体育设备、音乐、美术教学设施等在学校范围内实现了教育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2)师资优势:中小学各专业教师的合理配置,如:中学英语教师兼任小学英语,生物老师担任小学自然课教学,音乐教师兼小学的艺术课等,以及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相互影响;(3)课程优势。相比其它学校,我们在小中衔接上,做好了提前预备和相关衔接工作。例如:从小学六年级进入初一,原本学生需要近半个学期学习小学和初中“英语衔接教材”,教师费劲,学生也吃力,然而一贯制之后,由于进行了教师统筹,就无需再带领学生学习什么衔接教材了,学生进入初一就直接学习初中课程,而且还学得很轻松。(4)我们成功实现教学方法的取长补短和学习风气上的互相感染。学校安排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一起承担课题研究、共同参与教研活动,在这过程中,中小学教学方法就得到了优势互补和共同提高;高年级学生,尤其九年毕业班学生“勤学、乐学”的学习氛围,对低年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低年级学生“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对初中生的感染和促进。
2、以人为本的办学方向
任何组织中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无限发展的可能,组织的潜力和发展可能性主要集中在该组织的人员身上, “人”是活水的源头和发展的根本,基于这个共识,学校坚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紧紧抓住新县城建设及教育改革、均衡教育验收的良好机遇,以科学发展和实现新的跨越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方向。
这里的“以人为本”不仅是指教师有“关注每一个细节,欣赏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情怀,尊重个性,完善人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在于教育管理者,在管理上有“以人为本、谋事树人”的博大胸怀。我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常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这应该是因为: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育之本,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支柱,教师对学校的认同度,对校长工作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服务学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声誉,而好的校长,他能让教师满意,让教师把爱给予学生,把激情献给教育,让教师在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化压力为动力。所以,在办学上,我一直致力于让每个教师置身校园都能找到“主人”的感觉,受到“客人”旳礼遇,得到“亲人”的善待,对教师尽量做到多一些交流,多一点沟通,多一些热情,多一些鼓励,多一点身教。着力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着力营造健康和谐、充满活力的校园人际氛围,着力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搭桥铺路。让每一个教师感到自己被需要、被重视、被尊重,从而认同学校、融入学校、发展学校。
“和谐发展”就是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中心地位”的同时,做到继承与创新的和谐、规模与结构的和谐、教学与科研的和谐、整体与细节的和谐、全部与个体的和谐、教学质量与全面发展的和谐、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的和谐。振宁是一个年轻的学校,振宁人来自于全县每一个乡镇的中小学校,部分来自高中学校,当学校走过最初的创建阶段后,在日益壮大的发展过程中,决策力与执行力、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共性与个性、张扬与内敛等等之间如何协调使之日臻和谐被推到了重要位置,这个时候的学校管理,最重要的已不是管,而应该把功夫放在“理”上,善“理”才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顺应发展、谋定而后动,理顺学校各种关系是学校管理的当务之急,这时候,慎重决策,牢记“形成于思毁于随”的古训,是一个管理者的行为准则。
我想,当我们的努力化为了一种感动,当这种感动凝聚成一种力量,关照到我们的精神和灵魂的时候,我们的校园就能真正达到“生生和谐、师师和谐,师生和谐、家校和谐”的境界,我们就没有达不到的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3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是一所能够成就教师和学生的学校。在成就学生上,首先要把握好日常的课堂。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共享教育幸福的场所,我们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需要,每一个教师,要保持一颗童心,敞开自己的心灵,走进孩子的心灵,与他们灵犀相通,让课堂上洋溢的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和灵魂的感召,在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的时候,摒弃所谓的“精彩”,认认真真教书,扎扎实实教研,让课堂散发学科的魅力,知识的引力。同时,在教学中,正确思考“继承与发展”这一对命题。几千年来,我们的教育理论一代一代的积淀下来,已经相当成熟,直到今天,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寓教于乐、教学相长这些古训一点儿都不过时,我们应该把他守住、守住,再融入我们教育部七次课改所取得的成绩,一点一点的往前拓展,创建自己的课堂模式。其次,引领专业的教学理念。我们一直致力于在学校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认识学生,研究学生”的学生观;“发挥学生潜能,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的人才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评价观。观念的变化带来行为的转变,从而让学校教育不仅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更是人格的唤醒,生命的点燃。在成就教师上,不同的学校可能有不同的途径方法和成就表征,而我觉得,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成就教师,首先应该成就他们的专业,让他们有过硬的教学本领,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尊重和敬仰。因此,振宁学校一直着力实施“师资提升工程”,一方面组织教师不断参加各级各类的学习培训,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多种形式增进教师对教育前沿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从教育行为和教育技术技能的层面上改变他们的课堂教学面貌,引领教师由专业性教育向通识性教育的转变。其次,从凝聚学校精神入手,注重塑造教师灵魂,让教师达成共识:只有学校充满生命活力,不断向前发展,提高社会感召力,教师自身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有了这样的认识,在小我与大家之间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他们才会做出理性的选择。再次,开展各种形式的管理创新,激发教师成才、成功、成名的成就动机。教师需要被认同,需要被欣赏,如果教师产生了被轻视的感觉,那么教师与学校重要决策之间的有效联系便被切断,他们就会陷入自我价值退化,教育激情丧失的荒原期。所以,振宁学校一直将支持教师教学,欣赏教师成果融入到管理的各个方面,理说透,情给够,促使他们提升地位,提高自信,不断迈上新台阶,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敬业,只有敬业才能干好,只有干好,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才能给自己一个成就自己的机会。
成就了教师才能成就学生,成就了学生就成就了学生的家庭,最终也成就了学校。当我们以“成就他人”的心态去工作时,我们会感到许多问题、许多困扰都迎刃而解了,我们才能“认真工作,愉快生活”,真正让阳光向上,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各领风骚的办学特色
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是在新时期培养多元化人才的需要。积跬步至千里,对于学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常规的事情一以贯之的做到极致,把平凡的事情做到闪光就是特色。以“关注每一个细节,欣赏每一个学生”为导向,我们在以下这些方面做的比较突出:
1、独树一帜的法治文化。振宁学校是“六五”普法先进单位,怀宁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该基地于2014年11月正式揭牌成立,总使用面积近3000平方米,设法治文化长廊、法治讲堂、法治阅览室、法治文化展室、模拟法庭等六个功能区。学校坚持常规性开展活动,把法治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立足点,增强师生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坚持走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正确路线。目前基地已承担全县近五千名学生的参观、学习、和法律咨询等教育任务。成功接待了江苏、泰安、安徽的界首省厅的参观和访问。
2、自成特色的双语教学。
振宁学校是怀宁“双语智慧教育”试点单位之一,我们让英语真正入席小学基础学科,学校不仅在硬件上积极创造条件,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小学一、二年级,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学生每周三次半小时英语跟读练习;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们从地方课程中挤出时间,每周4课时英语课,为此,我们专门配备了英语本科毕业的8名专业英语教师;另外,我们还与凡豆科技公司合作,选取了200名小学生加入到“跟机器人学英语”的课题研究中,学生人手一台可实现语音对话的、学习英语的小机器人,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督促下真正实现“每天学习英语半小时”。截止本学期,小学英语教研组申报的市级立项课题顺利结题;3位学生参加县英语演讲比赛分获一、二等奖;小学英语组斩获安庆市小学英语先进教研组;刘兰芬老师获安庆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赛一等奖;在2017年“蓝宇杯”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上,我校程心妍等五名同学成功晋级市级比赛。
3、别具一格的校园广播。
学校始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尤其是打造阳光校园,更少不了笑声、歌声、读书声。我们充分挖掘学校广播资源,在栏目的确定、稿件的筛选、时间的设置上做文章,每天清晨的正能量音乐;周一的特定主题广播讲话;周三的“七彩童音”;周四的“校园之声”,周五的“温馨提示”以及每天不同时段的精彩铃声,保证了学校广播资源的有效利用,让独特的校园广播成为学校耳朵里的靓丽风景。
4、相得益彰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符号象征”,是学校共享价值观最直接的载体,也是人们认识这所学校最便捷的途径,对内可以凝聚人心,标识努力方向,对外则成为人们对学校印象的浓缩。一直以来,我们非常重视校园的文化建设,一点一滴的积累,一笔一划的勾勒,致力于创设一种氛围,打造振宁风格,以期陶冶师生高尚情操,构建师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师生素质。
小学部一楼的国学文化,二楼至四楼的动漫乐园、少儿百科、科普乐园、笑脸墙、名人墙和艺体长廊等多个主题文化,从不同侧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营造了温馨的校园氛围。
初中部创作了三个文化长廊,分别是国学文化长廊、历史文化长廊和法治文化长廊。初中部国学文化长廊区别于小学部国学文化长廊,用近百块展板呈现了文学的发展脉络,自远古传说至当代文学,奔腾不息的华夏文脉在不经意间闯入眼帘,徜徉其间,可以一边追寻国学发展足迹,一边品鉴经典文学代表作。历史文化长廊以简要的文字清晰地呈现历史的脚印,自三皇五帝起,至清朝没落终,一朝代一简介,各个朝代的旖旎风光尽在粉壁之上,尺幅之间满是荆风楚韵。长廊还用造型艺术呈现出秦统中国的国家塑形、大唐盛世的雍容华贵、丝绸之路的传奇影响和四大发明的伟大成果。沿长廊走来,一路寻觅,一路思索,品古鉴今,别有洞天。法治文化长廊采撷法治发展历程中的朵朵浪花,以经典执法故事和著名法治人物为基点,呈现不同朝代法律的发展,粗线条绘制出我国法治发展的曲折进程,多处选用图文结合的漫画形式让师生在故事情境中,辨是非、断曲直,体会司法的严肃、公平、公正,与我校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呼应成趣。
文化建设中,我们力争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条连廊有韵、让每一根柱子发声,校风校训遥相呼应,格言警句熠熠生辉,配以依地而建、自然成趣的懿思亭;静卧如虹、古朴典雅的博之桥,雨天珠玉落盘,风来微波轻漾,晴日天光云影的菁池……校园内随地移步换景,处处生机盎然。
潮起海天阔,日出正扬帆。回顾过去,汗水凝聚成绩,拼搏铸就辉煌;喜看今朝,学校蓬勃崛起,学子扬帆起航;展望未来,全体振宁人将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努力打造一所有高度、有温度的学校。振宁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尚需完善、完美的地方很多,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得到各位校长和专家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