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 忆The Memory第十三章涉外交流8

(2015-07-10 05:55:05)
标签:

回忆录

外教

华裔

20049月开学时,我因为家里正在装修房子,就暂时吃住在学校,与当时的外教中的两位姑娘AmyCathy混的比较熟悉。她们就住在学校专为外教提供的宿舍里。我们一起在食堂吃饭,晚饭后散步,见面聊天还算投缘。Amy是个美籍华裔女孩儿,她母亲是广东人,年轻时在美国求学奋斗,考取了美国邮政局的工作,就留在美国成家立业了。Amy刚刚大学毕业,志愿来到母亲的祖国工作一年,再回去找工作。Cathy是个美国白人女孩儿,她母亲是美国的中学教师,非常支持她大学毕业后来中国任教一年。每次碰面聊天她们都很关心我家房子是否已经decorated好了,表示很想到我家看看,我承诺装修完毕一定邀请他们来家里玩。

05年元旦放假,我邀请AmyCathy到家里吃饭,同时还邀请了我女儿大学里的三个室友一起来聚餐,他们都正上大三。那天,风华正茂的六个女孩儿在客厅里用英语聊天儿,嘻嘻哈哈的热烈气氛也感染了在厨房里忙碌的我。不禁感叹,青春美丽、年轻真好,朝气蓬勃的女孩儿们多么幸福!脑海里竟浮现出当年虎山的知青战友和山村姑娘们的如花笑靥、师院女生挑灯夜读的倦容满面,一种时光倒流的隔世之感油然而生。我那天做了满桌子的菜肴,平时吃惯食堂的女孩儿们毫无拘束地吃得很香,还不断地奉承我的厨艺精湛。假日过后上班,我走进办公室,就看见我桌上有一封信。打开一看,是AmyCathy写给我的感谢信,感谢我对他们的盛情款待,赞美我家装修的很漂亮。我了解外国人接受宴请后有写信感谢的习惯,收到信后还是心情很愉悦欣慰的。

不久Amy将自己的妈妈接到长沙玩,就和她一起住在宿舍里。我们交谈得知,她妈妈还是当年的广东下乡知青,后来凭借海外关系出国的。Amy任教一年后回国,因遗失了护照,在炎热的暑假里拖延等待了一个月才办妥相关手续,我们猜测与她长着一副中国人面孔有关。

Cathy后来将她妈妈、弟弟都接到长沙玩,一家三口人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地逛遍了中国的大部分名胜景点。我对Cathy的妈妈说,我作为中国人都没有她去过的景点多呢。她说,你住在中国随时可以去旅游,我是趁女儿在中国工作的机会尽可能游览一番,我在长沙和女儿住在你们学校宿舍,节省不少费用呢。临走前,我为四位外教饯行,也邀请了Cathy的妈妈。我在客厅请他们喝茶、在餐厅吃饭。饭后,Cathy的妈妈询问能否参观我家的其他房间并拍照,我欣然同意。他们几个人拿起相机,只见闪光灯频频快闪,就把我家住宅内的一切都收进相机了。Cathy的妈妈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卧室、厨房、洗漱间,以一位主妇的眼光向我提出不少问题。听完我的解答,她说看得出来你们中国教师生活得比较惬意,比她来中国之前的想象要好许多。她原来以为中国教师缺少签字笔、装订机之类的办公用品和润肤霜之类的护肤品呢。尽管我竭力推辞,她还是要将从美国带来的水笔、香水、护肤霜送给我,还送给我她所在学校的校徽作纪念。这些小礼品我后来都送给朋友们了,纯粹好玩大家分享。我们中国人物资匮乏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推崇洋货的偏好陋习也已经烟消云散了。

Amy回美国工作一年后,再次来中国玩。事先她给我发了E-mail,而我有四个E-mail信箱,没能及时看见她给我的信,直到那天在校门口遇见她才得知她们几个人的近况。Amy告诉我她回去后很想念我们,以后会经常来中国玩。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都是听她妈妈描述有关中国的一切。现在她自己亲身感悟着中国的人文地理、生活环境,对中国似曾相识又新鲜好奇。又因为她的华裔身份,她觉得自己可以很自然亲切地融入中国人的社会活动,她很自豪地告诉所有人:“I am a Chinese American.” 我想,是血浓于水的感情让她豁然顿悟自己是华夏子孙。只有祖国强大了,才会吸引众多的海外华侨、华裔来中国寻找返璞归真的心灵之路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