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2025-02-18 17:04:20)
标签:

转载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文、图/江边鸟

一早从瓜州出发,一个多钟头就到了敦煌。敦煌,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一直令人心驰神往。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中,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

先到了敦煌莫高窟的游客中心,人真多呀,若大的戈壁停车场停满了大小车辆。到了售票处,正想着买票入景区,却被告知,当天的门票已经没有了,才早晨8点钟呀,只能预约第二天的门票,到敦煌我们只是路过,等不到明天啦。怀着遗憾离开莫高窟游客中心就赶往鸣沙山,敦煌就这两个景区,莫高窟看不到,鸣沙山总是可以看到的嘛。

到了鸣沙山游客中心,买票进入景区,过了敦煌民俗博物馆,就到了鸣月广场。

鸣月广场就位于鸣沙山脚下,广场中有座宏伟壮观的月牙泉门楼,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历史与沧桑。门楼上方的牌匾,以苍劲有力的字体书写着“鸣月广场”,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广场的地面由古朴的砖石铺就,砖石的纹理犹如岁月的痕迹,承载着无数游客的足迹。漫步其间,能感受到一种踏实与宁静。

广场中央,有一座巨大的雕塑,雕塑主体是一轮弯月,月中隐约可见嫦娥的身姿,飘逸而灵动,仿佛要从月中飞下,降临人间。弯月之下,是起伏的沙丘,巧妙地将鸣沙山的特色融入其中,展现了大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站在广场上,望着眼前的美景,远处的鸣沙山连绵起伏,金色的沙丘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仿佛是一条流动的金色河流。

在鸣月广场的右侧,有一个热闹非凡的骆驼乘坐点。一片开阔的沙地上,整齐地排列着一队队温顺而高大的骆驼,这里是一座驼队的驿站,充满着别样的风情。那些骆驼或安静地站立,或悠闲地咀嚼着草料,身上的驼铃在微风中轻轻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沙漠故事。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驼队的周围,忙碌的骆驼客穿梭其中,他们熟练地引导游客,帮助游客爬上骆驼宽厚的脊背。地面上覆盖着一层细腻的黄沙,人们的脚步在上面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空气中弥漫着骆驼身上特殊的气味和沙尘的气息。

阳光洒在骆驼乘坐点,将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黄的光辉。这里不仅是游客踏上沙漠征程的起点,更是一段充满未知与惊喜的冒险之旅的开端。一队队的驼队缓缓前行,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丝绸之路,悠扬的骆驼声在寂静的沙漠中回荡,驼队将要把游客驼到鸣沙山的深处。沿着驼队的足迹进到沙山中,还可以看到射箭,滑沙等项目。

广场的左侧是直升机,滑翔机,沙漠卡丁车等运动项目的基地。

远远望见广场北侧的鸣沙山,就被它那连绵起伏的沙丘所震撼。金色的沙浪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是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绸缎。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进入景区,很多的游客会套上防沙鞋套,以免黄沙灌入鞋中。

敦煌鸣沙山,东西长约 40 公里,南北宽约 20 公里,主峰海拔 1715 米,由流沙堆积而成的,当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鸣沙山”。

沿着步道走向鸣沙山的深处。

鸣沙山,宛如一座金黄的巨蟒蜿蜒于天地之间,在炽热的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踏上这片沙地,细软的沙子立刻没过了脚踝,每一步都如同陷入了温柔的陷阱。

攀登沙山,起初脚步还算轻盈,能够轻松地在沙坡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随着高度的增加,坡度愈发陡峭,沙子不停地向下滑落,每向上迈出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炙烤着,汗水如雨般洒落,瞬间被干燥的沙子吸收得无影无踪。有时双手也加入了战斗,紧紧地抓住身边的沙脊,奋力向上攀爬。

周围的游客们也都在艰难地前行,有的人气喘吁吁,有的人则相互扶持。风不时地吹过,扬起一片沙尘,模糊了视线,却也增添了几分挑战的刺激。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当爬上沙丘的顶端,俯瞰四周时,一切的努力都变得值得。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远处的沙丘线条优美,宛如一道道流动的音符。微风拂过,沙子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站在高高的山巅,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心中涌起一股无与伦比的成就感。仿佛与这片古老而神秘的沙漠融为一体,聆听着它千年来的诉说。

从沙山上下来,便直奔月牙泉。

在这漫漫沙海中,有一湾形似新月的清泉,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月牙泉。泉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颗碧绿的宝石;四周环绕着葱郁的芦苇和垂柳,与周围的黄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月牙泉南北长近 100 米,东西宽约 25 米,它就像一颗碧绿的宝石镶嵌在金色的沙丘之中,千百年来,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盖,地处干旱沙漠而泉水不浊不涸,实为罕见的奇观。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转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月牙泉,有人说它是西王母娘娘曾经梳妆用过的宝镜,不小心遗落人间;也有人说它是沙漠中的一位仙子流下的眼泪。但实际应该是,月牙泉的周围是高高的沙山,中间地势低洼,地下水在这汇聚成泉;而由于独特的地形结构和风力作用,使得沙子总是沿着山梁向上滚动,不至于掩埋泉水,从而造就了这千古奇观。

站在泉边,微风拂面,倒映着蓝天黄沙的泉水显得更加清澈动人,游客在这里拍照留念。沿着泉边漫步,感受着清凉的泉水和微风带来的惬意,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月牙泉边,有一座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名为“月泉阁”。它与月牙泉相互映衬,增添了几分人文韵味。登上月泉阁,俯瞰整个月牙泉的美景,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壮丽的诗篇。它已成为敦煌的标志性景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