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2023-08-29 00:01:58)
标签:

转载

分类: 美丽风景大荟萃欣赏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文、图/江边鸟

下午,从北戴河返回到山海关的老龙头景区。

老龙头景区位于山海关城南五公里处的渤海之滨从老龙头景区的北入口进入了景区。这是一个园林式公园景区,第一道门户就是宁海城门,宁海城在入海石城北,是山海关老龙头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万里长城军事防御建筑中的一座海堡城它自身就是一座防御功能齐全的军事建筑群。高大的城墙围绕入海石城而建,当时城墙应当是坚固无比,既有军事指挥机构——守备署,又有驻扎军队的龙武菅,还有作为下级指挥官的把总署官邸,并附有依托神灵护佑的龙王庙,关帝庙等建筑。

宁海城内校场、龙武营、将台等军事建筑展示了壁垒森严明代要塞风貌是现存较完整、规模较宏大的明代军营。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宁海城内绿树成荫,夏花盛开,琼台楼阁遍布,有很多来去匆匆的游客,也有在绿荫下小憩的游人。

老龙头坐落于山海关城南的临海高地,出了宁海城来到了登城坡道,沿着脚下宽阔的马道缓步登城,一幅绚丽的长城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眼前广阔的大海让的情绪豁然开朗

高地上耸立着一座雄伟的澄海楼,九脊歇山顶式二层楼结构雕梁画栋,重檐翼舒;楼的前身是明代修建的观海亭这是长城上的唯一一座临海楼阁,也是山海关老龙头的标志性建筑。每值海风呼啸,亭内游人丝毫不觉,此景被称为“海亭风静”。有着“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高楼百尺颠”的美誉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澄海楼高居长城之上,临峙万里海崖,耸峙于高昂的龙头上,犹如点睛之作,衔领长城,面海背山,是瞻海观潮看日出的好地方,这里集自然、人文之精粹的雄伟气势,远胜于一般的湖山胜境。

一楼门楣上悬挂“澄海楼”牌匾门前一副楹联“日耀月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横额“元气混茫”,听说是清高宗御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登上澄海楼,在回廊四望,处处美景。迎面,碧海波澄,海鸥翩翩,云帆点点。回顾,长城起伏,直走角山,倒挂云端。好似置身人间仙境,顿感心旷神怡。

山海关老龙头长城的修筑始于明朝洪武十四年,为了抵御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由大将军徐达在此修建的山海关前卫哨城。山海关老龙头作为海上防御的前沿,经抗倭名将戚继光、兵部尚书孙承宗、巡抚杨嗣昌等数位重臣名将的督师经略和增修加固,成为拱卫京师的海防要塞。这里有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入海石城、唯一的一座海上敌台、明代长城东部的第一个垛口、第一道关口、第一座观海楼阁以及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海防兵营。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澄海楼的北侧就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万里长城,宛如一条巨龙,奔驰腾跃在华夏大地。它从遥远的西部戈壁一路飞腾而来,穿越河川大漠,骄傲地把头在此进滔滔渤海之中,形成龙头入海之势,搅海翻浪,戏水浴日

站在澄海楼前,看那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这里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深入大海,弄涛舞浪,因“老龙头”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在澄海楼身后的长城上,放置着一门大炮,听说这是英军大炮这门大炮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后,英国军队放置在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长城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军匆忙撤走,这门大炮遗留在这里,这就是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历史见证。

在澄海楼的东侧有座御碑亭为重檐四角亭,御碑所刻的乾隆题诗御碑亭周围是碑林,耸立着很多的石碑,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即兴赋诗。这些石碑镌刻着明清时期文臣武将所作的有关老龙头诗词,碑林内保存有明代“一勺之多”碑清乾隆御制碑、清道光御制碑及名人的部分《澄海楼》诗句,一首首句篇佳作记录了老龙头长城的优美风光和历史变迁,形成了楼壁诗碑

老龙头地势险峻,在这里居高临下,可以看到天容海色,吞波吐浪。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转载]山海关老龙头游记(上)《闯关东之(五)》

下了澄海楼往海边走就是南海口关,这是明代洪武年间大将徐达山海关老龙头上修筑明长城东部第一关,位居山海关长城十大名关之首。当时此关内外不通大道,为利于防守,关口较小。

再下一层平台就是“天开海岳”碑碑身无碑帽,碑顶为弧形,碑外围被青砖包裹,字体为正楷粗犷、浑重,背面无文字。大自然之伟力造就了大海紧依大山的雄险地形,实在令人惊叹“天开海岳”四个字把山海关的地理形势作了高度概括。这块碑很古老,碑文是赞美景色的,听说经专家鉴定为唐碑当地人称为“薛礼碑”。唐太宗时期,以薛礼东征,在此立“天开海岳”碑“天开海岳”碑历尽人间沧桑,巍然不动,成为山海关老龙头历史的见证。听说原来澄海楼附近城台上是有不少碑的,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块碑了。

(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