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保护“新木桶理论”!
标签:
信密安石梁商业秘密保护杂谈 |
分类: 商业秘密保护 |

商 业 秘 密 保 护
“新木桶理论”
石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一个木桶来装水,它所能装的水的多少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这个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决定的。
目前,随着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商业秘密保护成为了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商业秘密保护也成为了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经过对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借鉴管理学领域的“木桶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商业秘密保护的“新木桶理论”,为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假如把商业秘密当成桶里的水,为了防止桶里的水漏掉,也就是为了防止商业秘密泄露,在商业秘密保护中不仅仅不能有“短板”,同时还要考虑商业秘密泄露的其它因素或渠道。
为此,我们在设计用于商业秘密保护的“木桶”时,不仅仅考虑到了木桶的“壁板”不能有“短板”,还增加了木桶的“底板”和“桶箍”以防止水漏掉,并增加了木桶的“提手”用来强调需要“一把手重视”。
首先,我们给这个用来装商业秘密的木桶设计了十二块“壁板”,这十二块板子都很重要,不能偏废,也不能有短板,板子的功能描述如下:
第一块板子是“领导管理”。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成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并确定相应的岗位职责,这样才能让这项复杂的工作顺利推进,否则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一定是会半途而废的。
第二块板子是“涉密人员管理”。涉密人员是商业秘密的接触者、使用者和管理者,如果对涉密人员的管理失控,那商业秘密泄露是必然会发生的。因此对涉密人员一定要进行分类管理,科学管理。在商业秘密涉密人员的界定上,要遵循“全员涉密,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三块板子是“定密管理”。定密工作是商业秘密保护的基础性、源头性工作,如果没有科学定密,保密工作就无从谈起,保密就会“胡子眉毛一把抓”,根本不会产生预期的保密效果。定密时,对核心和重要商业秘密,要遵循“最小化”原则,而对一般和定向商业秘密,则要遵循“宽泛化”原则。
第四块板子是“制度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管理是保密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没有制度约束,保密管理只能是一句空话,制定制度时,一定要合法、合理、完整,不留漏洞。制度管理要遵循“合法性、完整性、科学性、有效性”原则,在执行中不断加以完善。
第五块板子是“流程管理”。再好的制度,都是需要有效执行的,有效执行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流程来将制度落到实处。在流程管理中,要体现“业务工作谁主管,商业秘密保护工作谁负责”的“归口管理”要求,同时要贯彻“管理留痕”的理念。
第六块板子是“告知管理”。商业秘密保护是权利人的自主保护行为,权利人制定的“商业秘密范围和细目”、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等内容应采用法律认可的“当面、书面、电子邮件”等方式告知每一个涉密人员,否则会因为“不知者不为过”导致“法外免责”,从而使保密效果大打折扣。
第七块板子是“竞业管理”。权利人应与高管、核心技术人员或认为有必要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人员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禁止相关人员在职期间从事与权利人业务一致或相近的兼职或投资。权利人还应与相关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在必要时启动“竞业限制”条款。通过竞业管理会大大降低商业秘密泄露的风险。
第八块板子是“技术防护”。对于存储核心和重要商业秘密的网络、载体、空间,权利人应采取技术防护和物理防护的方法进行防护,比如采用身份认证、边界管控、行为审计、邮件管理、加密备份、监控报警、铁门铁窗等方法,防止商业秘密信息和载体失控导致的商业秘密泄露。在技术防护上,要遵循“有效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九块板子是“教育培训”。不论做任何事情,要想做好,思想上重视是必须的。做好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教育培训,让每一个涉密人员掌握保密知识,了解相关法律常识,意识到保护好商业秘密对自己和权利人的重要性,是做好商业秘密保护的前提。在教育培训实施中,要有“全员化”和“经常化”思维。
第十块板子是“营造保密氛围”。营造商业秘密保护的氛围是能促进每一个人把商业秘密保护这件事情时刻记在心中,并变成一种日常行为习惯的重要辅助手段。“营造氛围”的方法很多,包括在墙上张贴商业秘密保护标语,开机答题,组织考试、知识竞赛等。“营造氛围”既可以提升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也会让“卧底者”如坐针毡。
第十一块板子是“监督检查、实施奖惩”。任何一个复杂体系的正常运行,都需要有一个监督检查和奖惩的机制来保证,在监督中强化威慑,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在奖励下产生动力,利用惩罚手段避免问题发生。
第十二块板子是“评估完善,持续改进”。复杂的体系需要在运行中进行评估找出不完善的地方,不断地加以改进,商业秘密保护体系的运行也不例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坚持“持续改进”原则,将会使商业秘密泄露风险越来越低,保护效果越来越好。
以上是对十二块“壁板”的作用和功能的描述,以及在体系建设中需要坚持的相关原则和应有的正确思维。我们可以看到,这十二块“板子”缺一不可,少了哪块,都会导致商业秘密的泄露,所以我们在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和运维中不能忽视任何一块“板子”,不能存在有任何短板。
其次,就是桶还需要有底板,没有底板,桶里面的水就会漏光,所以底板也极为重要。商业秘密保护体系里的底板就是“法律支撑”,也就是说我们设计的所有的“壁板”的内容都需要合法,包括制度、流程的合法性,告知及竞业管理的合法性,技术防护和检查监督的合法性等等,如果不合法,“壁板”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桶还需要有桶箍,没有桶箍,各块“壁板”之间就会有缝隙,水就会从缝隙中流走。商业秘密保护体系的“桶箍”就是营造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将核心和重要的商业秘密涉密人员保留住,否则,他们的流失就会带来严重的商业秘密泄露。“拴心留人”环境的营造可以采用物质待遇、股票期权、和谐环境、成长空间、价值实现等方法来实现。
第四,还有桶的那个提手,也是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中,桶的“提手”就是“领导重视”。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是一件耗时耗力耗财而且不是马上能见到正效益的事情,没有“一把手”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推进一定是不会顺利的。
以上就是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的“新木桶理论”,这个理论是权利人建设好商业秘密保护体系,而且让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充分发挥有效作用的理论基础,将会在中国的商业秘密保护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西安信安保密技术研究所
END
---转自微信公众号“信安军民融合人才特训营”同名文章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