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脑麦斯的听课体会
2016-04-26 22:45:35| 分类: 听课反思
听了两节台湾老师的公开课,让我感受最深的不是这两节课设计的如何巧妙,而是这俩位老师在课堂上对孩子行为习惯方面的指导,以及对孩子的思想教育时的自然、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
尤其是今天下午,王圣昌老师这节课。在上课正式上课之前,王老师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对孩子提出了上课的要求。他没有直接说课堂希望孩子如何做,也没有让孩子自己说上课如何做。而是选好组长后,询问组长他的职责是什么。孩子们都回答不出来。然后老师强调了俩点:一是分配组员任务;二是,为组员做好服务工作。在讲分配任务时,老师询问孩子,当自己的任务完成后,你们会怎么做。依照我们的惯例,孩子们都回答坐好、等待他人。老师则说,你可以帮助别人。同时询问有没有不愿意帮助他人的,请举手。这时没有一个孩子举手。其实,在这里老师老师给孩子一个暗示:就是你自己承诺愿意帮助别人,所以上课时,一定要遵守自己的承诺。然后老师进一步询问,帮助别人时,可不可以下位呢?孩子们又一次认为不可以。老师则进一步提出了上课纪律上的要求,可以下位,但时间到了之后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最后,提出了尊重他人的要求。并强调,这样的尊重,包括所有的人。听到这里,我想到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打的关于尊重的一段评论:不因为他做了什么而去尊重一个人,能尊重所有人的人,才是做到真正的尊重。这一点,可能我们大部分的老师都做不到,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倾听的耐心只是针对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说话磕绊、表达含糊、语言不准确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被打断。
这样恰到好处的点播,在课堂中也有。第一次拿学具初步感知时,有一个女孩拿黄色的学具,从学具袋摸了很久,依然没有拿对。老师从学具袋中拿出黄色的学具,让女孩拿在手中感受它和其他学具的不同,并用语言描述出来。然后,又找了一个男孩来摸黄色的学具,男孩很轻易的摸了出来。这时,没能为小组挣到分数的那女孩在下面很难过。老师提醒男孩,应该去感谢那个女孩,因为没有她犯得这个错误,你不会这么快就拿对。男孩真的下去感谢这个女孩了。这里老师做的太好了。一方面安抚了女孩的情绪,另一方面,提示学生别人的错误可以成为你成功的基石。
在第二次任务,用绿色、黄色、红色三种颜色的学具组叠在一起,让学生操作看看有几种组合方法。小组合作的时候,很多小组都只找出了其中的四种。老师又一次提醒学生可以看其他同学的,这样的方式叫观摩。只要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以借鉴其他人的。只有考试的时候,不可以。老师的提醒非常的全面。不仅仅让学生观摩,而且知道观摩选择的时间点是学习的过程中,而不包括考察的时候。
在进行到第二个环节,作为学生感受王老师的课,王老师给我们所有老师的一个提点也让我非常受用。第一次看图对六个图案分组,柴老师回答分类的标准时,王老师打断她,要求先说分类的结果,再说分类的依据。这样解说的技巧,好处在于让每个人有自己的思考时间,能更专注于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这种利用学具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创造力的开发,确实有很多好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