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工区常规的培养》课题小结
(2018-12-30 21:25:08)
《小班美工区常规的培养》 课题小结
我们针对此课题进行了分步骤研究的过程中也发现美工区常规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以下将做以详实的小结:
一.课题组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认真研究并制定了“小班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目标.重难点项目.分月完成内容”。
(一)小班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美工区的工具。
2.能将工具分类摆放整齐,拿放工具要慢.轻。
3.能将工具摆放整齐并放置固定的位置。
4.知道不能乱扔纸屑等。
5.养成正确的坐姿和习惯,能专注的做感兴趣的事情。
(三)分月目标:
九月:
1.认识美工区的各种工具。
2.认识的工具的标记。
3.知道工具的固定位置。
5.正确使用剪刀.胶棒等工具。
十月份:
1.听信号收拾.整理区域。
2.会整理操作材料。
3.能在成人的提示下将物品摆放整齐。
4.学习正确放笔的方法。
十一月份:
1.拿放工具要轻.慢,在成人的提示下能将工具放回原处
2.把工具放在固定的地方。
4.学习清洗用完的颜料盘。
十二月份:
1.会按顺序按标记摆放物品。
2.工作后主动收拾.整理.清洗物品。
3.工作后主动洗手。
4.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月份:
1.学会正确卷衣袖后洗手,盥洗时不把衣服弄湿
2.会正确使用抹布。
3.会正确使用工具并且工作后在成人的提示下将工具放到固定的位置。
4.正确使用泥工的工具,并能归类放好。
四月份:
1.会按顺序整理物品,在成人的提示下把物品放整齐。
2.活动时能听教师的指令,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五月份:
1.工作结束后会将物品收放到原位。
3.知道不能随手扔纸屑,要扔到固定的垃圾桶内。
4.能够随时拣掉在地上的物品。
5.管好自己的工具.看好自己的物品。
六月份:
1.知道不把小的物品放口.鼻.耳内。
2.能够正确摆放工具。
3.学习清洗拓印工具的方法。
4.选出最佳巧巧手和能干宝宝。
二.运用家长问卷调查表对小班31名幼儿习惯的形成情况进行了调查,汇总如下:
1.幼儿的卫生习惯:30%的幼儿知道洗手,且洗手方法正确;40%的幼儿以养成洗手但是洗手方法不正确;30%的幼儿需要成人的提醒及引导进行洗手。
2.幼儿行为习惯:30%的幼儿能将玩具物归原位,50%的幼儿需要在成人的提示下物归原位;20%的幼儿有损坏东西的现象;40%的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会哭闹任性。
3.幼儿收拾整理习惯:20%的幼儿能自己收拾整理,30%的幼儿不愿意收拾整理,50%的幼儿需要老师督促才能收拾整理。
三.利用标记.图示帮助幼儿记忆,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四.结合儿歌,培养技能寓教于乐。
在培养和训练中孩子们不是找不到盖子,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将幼儿需要掌握的技能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易学易记。
五.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鼓励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在环境布置中设置了“谁最棒”专栏,不但激发了幼儿爱上幼儿园,而且使家长对我们的工作得以肯定,又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大有作为,真是一举三得!
六.家园配合,同步进行,使幼儿更快更好的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学习的场所,只有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协作才会达到教育目的。因而,在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后,教师将与家长交流共同探讨出更加合理科学的方法。之后,每隔一月家长针对幼儿的情况利用表格的形式做出有效的评价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幼儿的情况,做出富有针对性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