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排队、洗手、喝水的生活常规培养研究----小二班课题计划

小班幼儿排队、洗手、喝水的生活常规培养研究
一、
课题名称:小班幼儿喝水生活常规的培养研究
三、问题的提出:
现象一:幼儿在如厕、洗手、喝水的过程中,总会听到不断的告状声:“老师,她(他)没排队”,这时候说话的小朋友就不自觉得也开始插队。若曦:“老师,宣霖推我。”若曦摔倒在地,哭了起来.....
现象二:一帆:“宇星,我们一起去洗手吗?”宇星摇摇头说:“老师没叫我们去洗手,不要洗。”洗手弄湿衣服、玩水、不会正确洗手。
现象三:喝水时间到了,我们组织小朋友有序地拿自己的口杯接水喝。每当这个时候,班上那几个不爱喝水的小朋友好像没有听见老师的话,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有的还借故去解便像“逃跑”,有时被逼无奈只好喝上一点。
在开学第一周,每天这样事情总是重复发生。由于大部分孩子是亲班上来的,小部分是新生,对老师比较陌生,教室里哭声不断、一盘散沙,很多环节都无法顺利组织,我感到很累。我知道,此时建立一系列的常规已迫在眉睫,我们就下决心把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的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可是,这些3、4岁的小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让他们守规矩谈何容易。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幼儿正确、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一日生活活动,形成良好的个人情感和个性心理品质。良好的常规形成,有利于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尤其是小班孩子,形成良好的常规对于升入中、大班学习生活奠定好的基础,因此希望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幼儿主动排队、洗手、喝水的生活常规习惯。
四、研究对象:
小二班全体幼儿
五、研究时间
2017年2月——2017年5月
六、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幼儿不会排队的问题,解决幼儿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组的问题,解决幼儿不会洗手的问题,解决幼儿不会喝水的问题,分析形成这一的原因。
2、通过对幼儿排队、洗手、喝水策略方法的研究,培养良好的习惯。包括做好什么时候排队、洗手、喝水,学习正确的排队、洗手、喝水的方法。
3、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摸索出幼儿排队、洗手、喝水的正确方法的培养的最佳策略。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良好的排队、洗手、喝水常规的形成。并将积累的经验形成文字材料进行总结。
七、研究内容:
1、幼儿什么时候排队的习惯养成。
2、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喝水习惯,定时喝水,保证喝水量。
4、教育引导幼儿如何喝水。
5、引导幼儿做好喝完水后该做的事。
八、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比赛激励法、榜样欣赏法、文献调查法、观察比较法、概念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九、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9月——10月
(1)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开展理论学习和交流活动,明确排队、洗手、喝水的正确方法等相关概念。
(2)对我班幼儿的排队、洗手、喝水的能力进行调查了解,为开展课题做准备。
(3)制订方案的实施计划,确定实施的具体目标和活动内容,为研究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
(1)用图示帮助幼儿建立常规的一些做法,创设激发幼儿自己洗手、排队、喝水等图示环境,用图示提醒幼儿,指点幼儿,让幼儿轻松地看图,有序学做自己的事。
(2)解决幼儿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组,将幼儿分成四组,一次为:香蕉组、草莓组、西瓜组、苹果组,并在每张椅子上贴相应的水果图案,小朋友对自己椅子直观形象的水果图案十分喜欢,很快就会知道自己是哪种水果宝宝了。
(3)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特别绘制一套洗手的流程图,贴在墙上,时刻提醒孩子该怎样洗手。
(4)解决孩子喝水时要排队的问题,剪六双小脚印依次贴在保温桶前,并告诉幼儿,要像脚印一样,一个接着一个排下去。让孩子们养成找到小脚印排队取水的习惯。
(6)定期研究课题工作,不断完善课题计划。
(7)进行个案记录和分析。
(8)收集有关自理能力培养的内容,方法,并进行选择和提炼;进行阶段小结。
3.总结阶段:2012年12月
(1)设计后测调查问卷,分析比较幼儿排队、洗手、喝水的发展水平。
(2)归纳、整理研究资料。
(3)写出在实施课题过程中的经验和案例文章。
十、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2017年2月——2012年3月)
2月
1、进行幼儿排队、洗手、喝水的现状调查,了解目前幼儿的排队、洗手、喝水能力的现状,寻找问题的根源。
2、教师运用图示法讲解洗手前的准备工作。(洗手五步骤:将手打湿—关水龙头擦肥皂—搓出泡沫—打开水龙头冲洗干净—在毛巾上擦干。)
3、引导幼儿知道为什么要洗手,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如何做好自己正确的洗手习惯。
餐前便后活动中,安排能干的幼儿来做排队、洗手、喝水的操作示范,让其他幼儿学习整个喝水的准备过程。
(2)懂得正确的喝水的方法,提出“四懂”的要求,养成幼儿共同遵守喝水的自觉性。
第二阶段(2017年4月——2012年5月)
4月
1.继续实施研究课题。
2.设计表格将幼儿排队、洗手、喝水存在问题一一列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运用故事法教育幼儿要正确的排队、洗手、喝水。教育幼儿不洗手吃东西会肚子痛的故事,只喝饮料不喝水是不好的。
4.结合儿歌法及示范练习法引导幼儿学习排队、洗手、喝水。
5月
1.捕捉生活简单片段、丰富幼儿相关生活经验的内容,给幼儿空间、帮助幼儿克服不排队、不洗手、不喝水的现象造成的后果。
2.开展相关活动:自觉排队我最棒、我会洗手、我爱喝水,把良好的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科教学活动中。通过课堂教学,使孩子懂得喝水的意义。
3、设计学习自理能力的系列活动,并通过游戏练习法训练幼儿正确排队、洗手、喝水的技能。提醒幼儿在成人帮助下正确排队、洗手、喝水,开展洗手比赛,洗手没有湿袖,没有浪费水,没有你推我挤。
第三阶段(2017年2月)
1、搜集资料,撰写有关喝水能力培养的经验论文。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999年10月出版
2、幼儿园课程方案修订参考资料http://218.58.74.150/zynrxs.asp?classid=58&fileid=7563
3、宝宝如何喝水才健康
http://www.yjqedu.com/special/arc-2360.html
家长问卷
2017年22月
小班健康活动《大家来排队》
【活动目标】
1、知道在集体中要守秩序,了解守秩序的重要性。
2、通过游戏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在幼儿园及其他公共场合要如何守秩序。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杯子小玩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的方式进行导入。
1、教师出示装有玩具的杯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杯子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游戏。
2、介绍游戏的规则和游戏方法。(在规定的时间里取出杯子里的玩具)
二、讨论游戏时遇到的问题。
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为什么没有来得及把玩具从杯子里拿出来?
3、讨论解决办法:怎样可以很快的取出玩具?
4、总结取玩具方法:六个人不能同时去拿,要一个接着一个拿。
根据老师的方法再次游戏,体验守秩序的重要性。
三、联系生活,感知排队的重要性。
1、出示图片小朋友在生活中拥挤地的图片和小朋友有秩序排队的图片
师:你喜欢哪一张图片的小朋友?为什么?
小朋友喝水
小朋友洗手
上公共汽车
排队买票
2、请一组小朋友上来排队,其他幼儿观察他们有没有一个接一个的排队。
师:他们是怎样排队的?为什么要这样排队?
3、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我们应该需要排队?
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有秩序的一个接着一个的排队。
4、师:现在我要请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排队出去了看看是不是大家都会一个接一个的排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排队观察是否有秩序,并进行及时的提醒。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并教育幼儿养成遵守行为规范的习惯
活动安排:
小班安全活动《排好队,洗洗手》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安安静静的排队洗手,懂得排队洗手的规则。
2.教育幼儿能懂得节约用水,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宝宝们,谁来说说你们每天洗手是怎样洗的,有没有排好队?”(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宝宝是则怎样洗手的,谁做得对,谁做的不对。”(幼儿根据幼儿园视频说一说,教师再进行小结。)
二、教师组织幼儿洗手。
1.师:“今天我们来学一学正确的排队洗手的方法,学好了以后洗手要每天这么做。”
2.教师带领幼儿一组一组排队去洗手,首先要安安静静的进入卫生间,然后站在水池前,挽起两个袖子,先开一点水,把手浸湿,然后擦上肥皂,注意肥皂不能擦得太多,最后过洗干净,在洗手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把水龙头开的太大,要节约用水,不能浪费水宝宝。
3.第一组幼儿洗完了就轮流换第二组幼儿,也是这样的方法,然后在洗完手后,提
三、小结活动
师总结一下今天宝宝们练习的情况,对于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强调,要求幼儿一定要做到安安静静,有礼貌的排好队去洗手,最重要的不能浪费小水滴。要懂得节约用水,做一个文明的宝宝。
小班健康活动《洗洗手》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份洗手步骤图,教师一份大的洗手步骤图
2、一条脏毛巾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用游戏的口吻引起幼儿学习洗手的愿望老师:今天我听到毛巾架上有哭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举起脏毛巾)这条毛巾对我说:"有一个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脏了。"
提问:、谁在哭啊? 、毛巾为什么哭? 、怎样让毛巾不哭?
二、基本部分:
1、孩子自由讨论,教师小结点名主题《洗洗手》
2、请幼儿说说洗手的重要性,应该怎样洗手,正确洗手的步骤。
师:既然洗手这么重要,那我们应该怎样洗手呢?刚刚上课之前我们已经洗过了,现在谁来说说你刚才是怎么样洗手的呢?
3、老师出示洗手步骤图,老师带领幼儿根据出示的步骤图一起演习。
师:我这有一张洗手步骤图,现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你是这样洗的吗?好了老师按照洗手步骤图边洗边念儿歌洗一次。儿歌: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湿湿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缝之间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干净。
4、幼儿先在坐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学念儿歌,老师边检查幼儿洗手方法是否正确,边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
5、分组洗手比赛,教师为每组发打乱的洗手步骤图,让幼儿进行排序,巩固洗手的步骤。
师:既然我们已经会正确的洗手顺序了,那现在我为你们每组都准备了一份打乱的洗手步骤图,请你根据刚才洗手的经验按顺序排列好吧,这需要你们共同配合,看哪组排的最安静、最快,最准确,好了,开始吧!
6、洗手时注意的问题。请幼儿讨论后在个别回答。
活动流程:
师:我们都已经会正确的洗手过程了,但是在洗手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你们知道吗?现在请你们小声的讨论一下,然后在告诉我好吗?别忘了讨论完后就马上坐好呦!
师:刚刚你们说的都很好,在幼儿园里洗手时我们要注意排队,不推、不挤。还不能玩水,不把水溅得到处都是,要节约用水,对吗?
三、结束部分:小结
师:好了,既然我们已经学会如何洗手,了解到洗手时应注意的事项,也知道洗手非常重要,那在今后我们就要按照今天我们说的去做,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好吗?
小结及反思:
本节课开始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热情非常高,对毛巾为什么哭很感兴趣为本文的开始奠定了好的基础。在分组洗手比赛中孩子们都很投入并能做到不戏水,不见同伴认真的把手洗干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效果还行,比赛这一环节很好孩子们配合的默契,孩子不仅能正确洗手还知道了洗手的重要性和节约用水。
小班健康活动:《多喝开水教案》
活动目标:
能自觉少喝饮料,多喝开水。
活动准备:
桌面教具(可乐、雪碧、果粒橙、白开水);一盆蔫了的小苗;布置展示栏"多喝水身体好"。
活动过程:
1、以谈话形式引入活动内容。
·提出问题:口渴了怎么办?你喝过哪些饮料?
2、出示饮料和冷开水,讲述故事《比第一》。
(1)讨论:
故事中有哪些饮料参加比赛?
谁得了第一名?小朋友听了故事后应该怎么做?
(2)小结:小朋友应该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3、出示一盆蔫了的小苗,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小苗为什么低下头?
4、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小朋友少喝水会怎么样?
·小结:小朋友如果少喝水,容易流鼻血、嘴唇会干裂,还经常生病。多喝水能让小朋友的身体更健康。
5、引导幼儿观看"多喝水身体好"展示栏,鼓励幼儿在运动前后、起床后、生病时等时段多喝开水。
活动延伸:
1、生活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喝水,提醒幼儿在运动前后、起床后、生病时等时段多喝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