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介绍

(2018-12-15 22:34:40)
标签:

365

分类: 人教—新版高考化学

李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介绍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课程性质


 

2017版:“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2003年版:“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基本理念

 


2017年版:“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整理育人功能,构建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003年版:“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学习化学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而习得的重要观念、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


学科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与提升,更加具体明确,更有学科性,更具功能性。


课程目标


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提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有以下一些变化:

  • 条目式阐述。按1~5条目阐述,每个条目分别陈述了核心素养一个方面,不同于三维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进行陈述。

  • 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 使用表现能力的句式。课程目标陈述使用“能”字来描述学生在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即采用“能……”或“能(条件)……解释、预测等……”等句式,来体现素养表现。

  • 使用表现学生素养的一些动词。如符号表征、证实或证伪、建构模型、加工并获得等。

 


三、课程结构


必修课程 (4学分)


主题1: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 


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 


主题4: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主题5:化学与社会发展


选择性必修课程 (0~6学分)

 


模块1:化学反应原理(2学分) 


模块2:物质结构与性质(2学分) 


模块3:有机化学基础(2学分)


选修课程 (0~4学分)


系列1:实验化学


系列2:化学与社会


系列3:发展中的化学科学


四、课程内容


内容要求的增减或调整


必修课程结构及内容的主要变化:

  • 对化学1和化学2中的主题进行整合,实验探究出现在主题中;确定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主题;把“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改为“化学与社会发展”。

  • 降低了金属元素铝、铜及其化合物,以及非金属元素硅及其化合物的要求。

  • 强调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官能团的视角来认识有机化合物,减少了典型代表物主要性质的介绍。 

  • 增加了9个学生必做实验。


选择性必修课程: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WHT1Je4OxnAPc1Bct0raNxFn4OrYGG2wolOkgNVLLv8haotoyic1g6vvdHlMSicdDiaJqibxsoiajsia36Z32M2HcYl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选修课程:

  • “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其中,一部分是国家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基础上设计的拓展、提高及整合性课程;一部分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设计的校本课程。” 

  • 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或者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3个系列作为国家设计的选修课程。


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内容要求】的组织方式:

  • 采取“主题—核心概念—内容要求”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在主题与内容要求之间增加了核心概念。这种组织方式使课程内容层层细化,有利于知识结构化、网络化。也就是说,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先构建若干个主题,在每个主题的统摄下提炼若干个核心概念,然后对核心概念进行认识性描述,而具体的知识点就蕴含在认识性描述中。 

  • 认识性描述采用传统的命题式陈述性方式,使用“了解”“理解”“应用”“体会”“初步学会”“学会”“感受”“形成”等行为动词来描述需要输入给学生的知识。第1条为该主题统摄性的陈述,然后是具体内容,最后一条为STS等应用性的陈述;必做实验,地位跟其他内容一样。


【学业要求】描述学习目标的特点:

  • 描述素养表现。不是与内容要求相对应的知识点的描述,而是对“内容要求”的整合和提升。

  • 以任务类型体现学生真实学习结果。以完成任务的方式来描述学生能干什么,是一种真实的学习结果表现。例如,“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

  • 通过学生完成不同任务类型的难易程度来体现学习目标水平的高低。在学业要求的陈述中通过化学科学思维活动的行为动词及条件指向来描述任务类型的难易。行为动词包括列举、举例说明、辨识、表示、画出、写出、描述、认识、比较、分类、说明、分析、解释、推理、预测、假设、设计、评价、选择等。上述行为动词大致可分为三个水平,像列举、举例画出等是属于较易完成的任务;像说明、分析、解释等属于中等难度的任务;像推理、预测、设计等属于难度较大的任务。

  • 由简到难排序。在“学业要求”的若干条目中,按排列顺序,其描述的学习目标水平是由简到难的,最后一条是品格表现要求的描述。


五、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水平的作用和等级含义


“学业质量水平是考试与评价的重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是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学业质量水平4则是化学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学业质量水平是比较概括的、条理性的质量描述,本身不具有评判作用,它只为考试和评价提供依据,可在此基础上研制更加具体的考纲。另外,学业质量水平除是考试和评价的依据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依据学生的质量水平,选择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业质量水平的研制思路


学业质量水平是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以课程内容中每个主题下的“学业要求”为基础,将其中的知识和技能、思想方法和探究模式等进行结构化和提升,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形成比较综合性的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描述,以便于提炼学业质量水平的质量描述。


提炼学业质量水平的质量描述:

  • 依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结合结构化的课程内容,将两者融合进而提炼学业质量水平中的质量描述。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描述不同,学业质量水平的描述更侧重于学科知识的结构化描述,从质量描述中可以找到具体的化学知识,而素养水平的描述则侧重于观念性的描述。 

  • 通过学业质量水平的研制思路知,学业质量水平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和课程内容融合的综合描述,既刻画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也体现了课程内容。


六、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在继承和发扬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倡导“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要求教师主动探索“素养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要明确知识、技能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强调从“知识”到“素养”。 


评价建议


在继承和发扬多样化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提倡有效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教师应充分认识化学日常学习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提问与点评、练习与作业、复习与考试等是有效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七、回顾:课程标准的特点


1.提出了“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的课程理念。


2.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更具结构化。


3.设立“学业要求”对学习目标进行描述。


4.选修课程更加开放且更富有弹性。


5.研制了学业质量水平。 


6.倡导“素养为本”的教学策略。


7.提出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