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铁盐溶液配制及相关的一些问题

标签:
365 |
分类: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亚铁盐溶液配制及相关的一些问题
在化学实验中常常要用到一些亚铁盐溶液。像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硫酸亚铁铵溶液的配制,这都是化学实验准备中的一些常规性工作。
化学教师必须要知道,在这些盐溶液的配制中,有一些需特别加以注意的问题。
一、一些亚铁盐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师首先应该清楚的是,亚铁盐溶液与一般酸碱盐溶液的配制方法间,有很大的区别。它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别,可称为“某些特殊试剂溶液的配制”。
在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的定性实验中,一般盐溶液的配制方法是,据盐溶液浓度及所需的量,计算并称量出所需的盐的质量,然后将其溶解并稀释到一定的体积,就可以了。
如,1
mol•L-1硫酸铜溶液的配制方法就是,称取249.68g
就是一个溶质、一个溶剂。两者按照一定的程序来混合就可以。
但是,亚铁盐溶液的配制就不同了。
1.
无机化学实验教材就特别关照了这个溶液的配制,并指出0.25mol•L-1硫酸亚铁溶液的配制方法为:称取69.5g
FeSO4
2.
分析化学教材从“阳离子储备试液”的角度,介绍了Fe2+阳离子溶液(含Fe2+100mg·ml-1)的配制方法。
注:储备试液即在该实验前,实验室要预先先配制好,试验时再稀释十倍,分装到小试剂瓶中供学生使用,这样的较大量试液。
称取356g FeCl2•4H2O,用0.6 mol•L-1HCl为溶剂,并将其稀释至1L。在铁钉存在下保存。
在上面这两种亚铁盐溶液的配制中都强调了,必须要加相应的酸、及加小铁钉,这样的两种化学物质。
3.
在较权威的分析化学手册的“盐溶液配制”部分,介绍了三种亚铁盐溶液的配制。
配制1
mol•L-1硫酸亚铁溶液的方法为:称取278.01g
配制0.1mol•L-1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方法为:称取39.213g
Fe(NH4)2(SO4)
测定化学试剂杂质用亚铁[1ml溶液含有0.1mgFe()]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为:称取0.702g
Fe(NH4)2(SO4)
这后三个溶液的配制方法中,都要加浓硫酸。只有先加、与后加的些许差别,不存在本质的不同。在这些溶液中,硫酸浓度几乎都是0.18
与前两个教学实验用溶液配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化验室或科研用的亚铁盐溶液都没有加铁钉,但是都强调了要“用时新配”。也就是不能保存。
可见“铁钉”,与溶液是否准备“存放”间,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加铁钉,就不能存放。
总之,亚铁盐溶液的配制,确实比一般的盐溶液配制要麻烦一些。
二、对亚铁盐溶液配制方法的解释
为了检查学生是否知道,亚铁盐溶液要这样来配制,也就是清楚这个配制方法的理论根据。在无机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中,一直有这样一道传统的考题。即,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为什么要加硫酸,及铁钉?
人们通常都认为,这个问题的“标准”的答案应该是,“硫酸抑制了Fe2+离子的水解,铁钉防止了Fe2+离子的氧化”。
其实,这种所谓的“解释”,不但是不合适的,还对某些化学概念有“混淆视听”之嫌。
要知道,在配制三价金属离子盐溶液时,是一定要考虑其水解的。如果不考虑其十分强烈的水解,就会有溶液颜色的改变,甚或会有氢氧化物沉淀析出,这样的现象出现。如,硝酸铁溶液中要是没有足够量硝酸的话,该溶液就是黄色的(水合Fe3+离子应该是浅紫色)。
而对两价离子(除Sn2+外)的盐溶液,则一般不必考虑它们的“水解”。因为这些两价金属离子,即便有些许的水解,充其量也只是使溶液有一些酸性,而不会有溶液颜色的变化,更不会有氢氧化物沉淀的析出。比如前面所介绍的,在配制硫酸铜(或硫酸锌)溶液时,就都没有必要再加硫酸。
这是由于:
1.
由于两价金属离子的酸常数偏大,且氢氧化物的溶度积也偏大,所以“水解”不会造成氢氧化物出现。不妨用计算来与三价离子比较如下:
查得,Fe2+
对Fe2+离子来说,其Ka=1.8×10-7。如果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为0.10 mol•L-1,则溶液中有http://s12/mw690/002rMxNpzy7klSjYbeb6b&690。相当于pH=3.9。
也就是[OH-]为7.4×10-11。
这样溶液中的离子积,Qi=[Fe2+][OH-]2=(0.10)×(7.4×10-11)2=5.5×10-22<<
而对Fe3+离子来说,其Ka=1.5×10-3。如果硫酸铁溶液的浓度为0.10 mol•L-1,则溶液中[H+]要用近似式,[H+]2+Ka[H+]-cKa=0,来计算。有[H+]=1.2×10-2。
也就是[OH-]为8.7×10-13。
溶液中的离子积,Qi=[Fe3+][OH-]3=(0.10)×(8.7×10-13)3=6.5×10-38>
从这两个计算可以知道,在配制Fe3+盐溶液时必须加酸,是为了防止其因水解而出现氢氧化物沉淀。而在在配制Fe2+盐溶液时,则根本没有涉及到要防止“水解”,这样的问题。
那么,在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为什么还要加硫酸呢?
2. Fe2+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Fe2+离子作为还原剂,所涉及的电极反应为“Fe3+
但,这个关系只是在溶液pH很小时才存在。当pH稍大一些时(大于1.53),就会出现因Fe3+离子被沉淀、其浓度要大幅度降低的现象。也就是Fe3+离子的氧化性要减弱,Fe2+离子的还原性要增强。
在pH大于1.53时的电极电势值要用如下的式子来描述。
http://s8/mw690/002rMxNpzy7klSrBCiX37&690。
其基线方程([Fe2+]=1.0
http://s7/mw690/002rMxNpzy7klSvai2O16&690
可见随着溶液的pH增大,电极电势值会不断的变小,溶液中Fe2+离子的还原性要不断地增强。
也就是说,较大pH对Fe2+离子溶液的保存是十分不利的。所以,Fe2+离子盐溶液在配制时都要求要有相当强的酸性(pH要小于1.53)。
配制Fe2+离子盐溶液时,要加相应的酸,是为了降低Fe2+离子的还原性,使其不易被氧化。而不是“防止”其水解。这里的“加相应的酸”与“水解”没有任何关系。
换句话说,如果亚铁盐溶液的酸度不够强的话,空气中的氧气将很容易将Fe2+离子氧化成Fe3+离子,使溶液“变质”。
3.
铁钉在亚铁盐溶液中所起的作用,可以用反应方程式表示为,2Fe3+
由此不难看出,单质铁有去除溶液中Fe3+离子,使其重新变为Fe2+离子的能力。使在溶液表面被空气氧化所生成的Fe3+离子,在因扩散而接触到铁钉后,又变回Fe2+离子。
所以,严格一些说,铁钉有消除溶液中Fe3+离子的作用,而没有能力“防止”在溶液表面进行的“氧化”反应。只是在溶液中尽量地去“消除氧化的影响”。
这样综合起来看“加酸及铁钉”的原因,应该被解释为“降低Fe2+离子的还原性,去除Fe3+离子”。与传统的解释“抑制Fe2+离子水解,防止了Fe2+离子被氧化”,还是相去甚远的。
参考文献
[1]
[2]
[3]
[4] J.A.迪安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