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2019-09-27 16:02:04)
分类: 说课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武功县实验小学    张青娟

一、说教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文章。作者路甬祥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说目标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语文阅读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本组课文训练项目及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表达简洁的特点,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3、通过分析语句,体会内在含义。

4、引导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本单元对学生的要求,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意主体的参与,发展思维,培养学习能力,以达到教学目标,使用的方法为: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词析句法、以读带讲法。

2、学法:指导学生运用读、思、划、议、说,同桌学,小组合作等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根据学生搜集和感受21世纪现代生活的重大变化,其原因是在20世纪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导入课文。

精读课文,感悟方法

群学:默读第2段和第4段,边读边思考,用 “      ”画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从句子或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是科学使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找出相关句子,简单说说你的体会。课件出示:

1)生自读学习,画出相关语句,再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问题。师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并表达自己的体会。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品读。

课件出示:

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师:“发现”是什么意思?“发明”又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区别呢?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发现”和“发明”的区别,师总结。

课件出示:

“发现”是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

3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你还画出了哪些句子?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师: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这段话,说说这段话中列举的事物,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生读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4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几个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关句子。

1)师引导学生找出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进行总结。

预设:举例子(第4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请同学们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一说20世纪人类还发现了什么?发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举例说明。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

预设:20世纪人类发现了无线电,发明了雷达。

对学:读第3自然段,思考问题: 20世纪的到来,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美好愿望变成了现实。古人幻想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可以用哪两句诗来形容这些变化?

引导学生把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结合起来阅读,进行对照。

预设:千里眼——电视机、天文望远镜等;顺风耳——电话、手机、广播等;腾云驾雾——飞机、飞船、火箭等。这些变化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来形容。

师:这两段运用了作比较和作引用的说明方法。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再次感受这两种生活的不同。(女生读第三段,男生读第四段)

(三)拓展延伸,感受科技的魅力

     出示并播放2012年我国蛟龙号潜入深海7062米的资料和视频,让我们们感受科学技术使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强。

(四)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同学们,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钻研科学,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