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和周长计算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和周长计算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一张A4纸,唤醒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认知,能正确快速多角度的思考解决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德相关问题。
2、使学生通过玩A4纸的主题活动,积极猜想、分析、推理、验证等基本教学活动经验,发散学生思维,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基本的教学思想。
3、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好玩和魅力。
教学准备:课件、A4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
1、
、
预设:这张A4纸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这张A4纸的周长有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理清概念。
3、出示A4纸长和宽的数据,让学生计算A4纸的周长和面积。
周长:(30+20)×2=100(厘米)
面积:30×20=600(平方厘米)
4、在这张A4纸上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你有什么方法吗?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周长:20×4=80(厘米)
面积:20×20=400(平方厘米)
5、梳理回顾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结合学生汇报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面积=边长×边长。
二、
1、
(1)
(2)
图一:30÷2=15(厘米)
图二:20÷2=10 (厘米)
(3)
2、
三、
1、
(1)
(2)
方法一:30+20+20+10+10+10=100(厘米)
方法二:(30+20)×2=100(厘米)
求这个图形的面积,鼓励算法多样化。
2、用A4纸剪成汉子“凹”和“凸”,比比谁的周长更长?谁的面积更大?
四、
提出问题:A4纸还可以怎么变呢?
五、
1、
2、
板书设计:
周长:(长×宽)×2
面积:长×宽
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和周长计算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一张A4纸,唤醒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认知,能正确快速多角度的思考解决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德相关问题。
2、使学生通过玩A4纸的主题活动,积极猜想、分析、推理、验证等基本教学活动经验,发散学生思维,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基本的教学思想。
3、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好玩和魅力。
教学准备:课件、A4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
1、
、
预设:这张A4纸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这张A4纸的周长有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理清概念。
3、出示A4纸长和宽的数据,让学生计算A4纸的周长和面积。
周长:(30+20)×2=100(厘米)
面积:30×20=600(平方厘米)
4、在这张A4纸上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你有什么方法吗?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周长:20×4=80(厘米)
面积:20×20=400(平方厘米)
5、梳理回顾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结合学生汇报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面积=边长×边长。
二、
1、
(1)
(2)
图一:30÷2=15(厘米)
图二:20÷2=10
(厘米)
(3)
2、
三、 剪拼组合,几何应用。
1、 把刚才对折的A4纸展开,在右上角减去一个边长为10cm的小正方形,得到图:
(1)
(2)
方法一:30+20+20+10+10+10=100(厘米)
方法二:(30+20)×2=100(厘米)
求这个图形的面积,鼓励算法多样化。
2、用A4纸剪成汉子“凹”和“凸”,比比谁的周长更长?谁的面积更大?
四、
提出问题:A4纸还可以怎么变呢?
五、
1、
2、
板书设计:
周长:(长×宽)×2
面积:长×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