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之端午节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端午的来历
我们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爱国壮志难酬,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三、端午的习俗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端午节那天,人们会祭神,划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这些活动从古到今都没有改变。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
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说到吃粽子,我们知道这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端午节这天有的地方还会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端午节还有挂香包,戴长命缕的习俗,为的是驱邪去毒保平安的。我们这边过端午节
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悬于堂中,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四、学端午古诗
最后我们来学习一首端午节的古诗。
乙卯重五诗
宋代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