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庆一中语文学科组三年六学段教学计划

(2023-09-07 09:56:35)
分类: 教学研究

        安庆一中语文学科组三年六学段教学计划 

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它承担的不仅仅是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等“术”方面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道”方面的教育,即担负着传承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重要任务。但现阶段就语文教学而言,呈现出“目标不明确、知识点分散、系统性不强、逻辑性不严密”等问题,因而在教学授课过程中“点的粗细、面的宽窄、度的深浅”难以拿捏到位,知识点的讲解与吸收难以一蹴而就;就学生学习而言,基础不扎实,重视程度不高。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制定三年一体系统规划,以分段落实、层层推进高中语文教学。

一、 系统计划的目的:(1)教师有目标:主要包括三年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在实践中体会和把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方向和意图,形成三年语文教学的总体规划,并根据高中三个学年教学特点规划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指向明确、有所侧重。(2)课堂有效率:课堂的高效是教学质量的保障,要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解决语文教学与高考命题脱节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探索适应学生学情的高效课堂之路。(3)学生有方向:高中三年对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进行“通盘考虑、系统规划、分段落实、层层推进”,把常规教学与高考目标结合起来,达到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成功的总体目标。

二、 系统计划的措施:(一)高一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初中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构建语文学习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总结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夯实基础;通过古诗文教学、现代文教学梳理知识、积累知识;加强阅读指导、落实阅读教学,提升总体理解能力;强化写作训练,养成随感随笔的好习惯。1.每个学生进入高一语文学习时必备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以培养学生随时查阅、时时积累字词的习惯。同时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三本笔记本:一本用于写随笔,一本做摘抄和上课笔记,一本楷书的字贴(每天练字,争取高一过写字关,也藉此陶冶情操、调节学习)。2.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角”,结合阅读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及能力。(二)高二年级强化知识网络的各项内容;落实考点、明确考点的内涵和外延;拓宽知识面,注重积累的持续性以及系统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的规范性。高二选择性必修教材注重文言文教学与写作训练。文言文可以按史传类、论述类和散文类等分类整合,组成几大教学模块。写作训练分成两条线:一是积累为目的,有计划地督导学生摘抄,写读书心得和随笔;二是对常见文体的有序训练。(三)高三年级对标高考,注重系统复习、实战训练。1.目标精准:以提高成绩为目标不赶进度;以加深认识为目标挖掘文本;以巩固知识为目标整合归纳;2.遵从规律:训练遵从学生认知规律;教学遵从阅读、写作、思维规律;考试遵从命题规律、考点考查规律;3.讲求方法:教学计划明确(专题与综合题并进、查漏补缺全面提高、考前强化重点突破);实施步骤明确(制定命题指南细化命题要求、针对真题复习汇编校本教材);4.协作共赢:坚持集体备课、统一部署、统一进度、阅卷流水,分题型进行试卷分析。

   部编高中语文课程新课标 (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关于学科总学时的安排情况如下表:

 

 

必修上

必修下

必上

必中

必下

合计

容量

16

8单元 2 探究

16

8单元 2 探究

10

4单元 1探究

13

4单元 1

14

4单元 1 探究

69

28 单元

5 探究

课时

72

72

36

36

36

252

学分

4

4

2

2

2

14

 

 

 

 

 

 

 

 

 

相关内容对应学时安排如下:一、必修上册8单元16课(高一第一学期)

单元

课题

人文主题

对应的课标点

学时安排

第一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红烛/闻一多*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致云雀/雪莱3百合花/茹志鹃*哦,香雪/铁凝

 

 

 

青春激扬:树立伟大革命抱负,理解作者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注,激发青春的热情,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

1.理解诗词运用意象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2.感受文学作品意蕴的丰富性和语言表达的特殊方式,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3.尝试诗歌写作,增强语言表现力

8

第二单元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4.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沈英甲*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林为民*"探界者"钟扬/叶雨婷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李斌6苯莒/《诗经.周南》插秧歌/杨万里

 

 

 

劳动光荣:学习无私奉献、勇于创造的先进事迹,倡导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1.学会阅读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辨析和把握报道的立场,提升媒介素养;2.学会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抓住典型事件,把握人物精神;3.了解新闻评论的观点,学习阐述观点的方法;4.写人时关注典型事例和细节,写出人物的精神

8

第三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

7.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高/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9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生命的诗意: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增强文化自

1.在反复诵读和想象中感受、欣赏古代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2.了解古诗词的形式特征,包括对偶、平仄、押韵等语言形式,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基本方法;3.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理解文学作品丰富的内涵和语言的独特表达,提升审评文学阅读与写学写文学短评美能力;4.尝试写文学短评

10

第四单元 当代文化参与

 

 

 

家乡文化生活: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我们的家园:了解家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增进家乡文化认同;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1.学习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搜集整理资料,聚焦并提炼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家乡文化生活己见解的能力;2.认识我记录家乡的人和物们生活的家园,见证时代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变迁,思考家乡与自我调查成长之间的关系;3.研读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学习资源,深化对家乡的认识,辩证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提升当代文化参与意识

8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乡土中国》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乡土中国》

 

 

 

 

增强底蕴,拓展视野,认识我们的祖国,促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探索社科类整本书的阅读门径,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2.把握论著中的关键术语、重要观点和价值取向,了解和考察其学术价值;3.深入研读作品,探究作品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阅读和表达能力

10

第六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10劝学/《荀子》师说/韩愈11反对党八股(节选)/议论毛泽东要有12拿来主义/鲁迅针对13*读书:目的和前提/性黑塞*上图书馆/王佐良

 

 

 

 

 

学习之道:把握学习的价值、意义、原则和方法,通过读书和学习提升自身修养,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借助理性思维,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和美丑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古代思辨性作品,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化内容和传统思维方式;2.准确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学习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3.学会发现问题,从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论述合理,语言准确,以理服人

10

第七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

14故都的秋/郁达夫*荷塘月色/朱自清15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16赤壁赋/苏轼*登泰山记/姚鼐

 

 

 

 

自然情怀:感受自然之美,提升感悟力,激发对自然的珍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树立合理的自然观;探寻民族文化观念和审美心理

1.整体感知文学作品,涵泳品味,领悟作品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获得审美体验;2.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表现角度和艺术价值有独到的感悟和思考,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3.捕捉创作灵感,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写作

10

第八单元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丰富词语积累,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词义的辨析与词语的使用

 

 

 

 

语言家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1.了解汉语词汇的构成和词语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积累词语;2.学习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义变化的规律,认识古今汉语的联系和差异;3.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提高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4.学会梳理语言现象,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8

 

 

 

 

 

 

 

 

二、必修下册8单元16课(高一第二学期)

单元

课题

人文主题

对应的课标点

学时安排

第一单元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庖丁解牛/《庄子》2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3鸿门宴/司马迁

 

 

 

中华文明之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人文精神,领略传统智慧,培养理性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1.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2.初步了解儒家、道家思想的特征,体会相关课文论事说理的技巧和不同的表达风格;3.阅读史传文,要关注文章叙事曲折有序、写人生动传神的特点,尝试理性评价历史叙述中体现的思想观念,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4.写议论性文章,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

10

第二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

4窦娥冤(节选)/关汉卿

5雷雨(节选)/曹禺

6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

 

 

良知与悲悯:领会剧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深切关怀,激发良知和悲悯情怀,健全人格培养;以尊重和包容的心态,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

1.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2.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戏剧组织冲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3.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欣赏作者的独特艺术创造

8

第三单元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8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9说“木叶”/林庚

 

 

 

 

探索与创新:认识人类科学探索与创新的意义,发现人类文明演进的足迹,体会人文之美与理性的价值,激发探索意识、创造激情和理性精神

1.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2.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4.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学写事理说明文

8

第四单元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认识多媒介,善用多媒介,辨识媒介信息

 

 

 

媒介素养:理性面对全媒体时代,善于运用各种媒介与人交流沟通,获取信息;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辨别真实与虚假,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

1.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表达交流;2.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信息,辨识其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而正确的判断;3.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并恰当筛选利用,以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8

第五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11谏逐客书/李斯*与妻书/林觉民

 

 

 

使命与抱负:学习革命导师和志士仁人的精神品格,领会其襟怀与抱负,勇于承担时代使命;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学习观察社会生活

1.通过文本细读、专题研讨等方式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把握其主旨,分析文章语句尤其是一些表意复杂的长句的深层意蕴,感受作者思想的光辉和恰当表达的力量;2.结合实用性文本的写作目的把握其文体特点,体会文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感受作者在态度、语气、叙述策略、表达方式、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差异;3.进一步学习演讲稿的写作,准确、充分地发表见解,阐发主张,表达立场,抒发情感

8

第六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

12祝福/鲁迅

1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14促织/蒲松龄

变形记(节选)/卡夫卡

 

 

 

观察与批判:领会作家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世相的深刻洞察,拓展视野,体会其对旧世界、丑恶事物的批判意识;学会观察社会生活,思考人生问题,增强对社会的认识;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1.了解欣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2.了解小说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3.学习用读书提要或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从生活中选取材料,尝试写复杂的记叙文

10

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红楼梦》

 

 

 

 

 

不朽的红楼: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愉悦,丰富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经典作品对话,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1.坚持读完一本长篇小说,完整阅读,培养读书的耐性与兴趣;2.探索阅读长篇小说的门径,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3.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跳读与猜读等阅读方法,把握文本的丰富内涵和精髓;4.撰写故事梗概或作品提要、读书笔记,学写综述

10

第八单元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15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16阿房宫赋/杜牧

六国论/苏洵

 

 

 

 

责任与担当:学习古代仁人志士爱国爱民的情怀,以及讲责任、敢担当的精神,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恪守正确价值观,增强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读书的责任意识

1.倾听理性的声音,知人论世,领会作者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2.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3.写作议论性文章,学会论证自己的观点

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