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统编版高中背诵篇目默写集锦(中)

(2022-12-26 14:59:47)
分类: 教坛行踪

默写篇目:《项脊轩志》(归有光)《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蜀道难》(李白)《声声慢》(李清照)《朝天子·咏喇叭》(王磐)、《黄冈竹楼记》(王禹偁)、《菩萨蛮》(温庭筠)

1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写自己在项脊轩里长啸歌吟,尽享读书之乐的句子是“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2.《项脊轩志》结尾的妙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归有光把极深的悲痛寄寓于庭中的枇杷树上“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3.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的感情基调由“喜”转“悲”的过渡句是: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4.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向任安透漏自己忍辱负重坚持完成《史记》,是希望有朝一日这部书能够                    ,再流传进都市之中,这样自己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

5.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到自己编撰的这本史书的取材范围的句子是“                             上计轩辕  下至于兹

6.在《报任安书》中,作者认为自己的心志只有“智者”明白,“俗人”是不会了解的两句是“                                         ”。     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     

7.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8.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9.《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10.温庭筠《菩萨(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早上美人慵懒梳妆的姿态。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11.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化用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写女子容颜的句子是“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12.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描写女主人公精巧的女红却编织出寂寞和惆怅的句子是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13.古人常常感慨花草木叶的荣或枯(兴或衰),借此来寄托情感,这在古诗词中也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示例二: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李清照《声声慢》)示例三: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14.王磬《朝天子·咏喇叭》中“                                              ”两句,写出了喇叭“吹”之功用,形象地展示了运河之上往来频繁的官员耀武扬威的丑恶嘴脸。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15.王磬《朝天子·咏喇叭》中,借“吹”喇叭写出宦官的狐假虎威使军民仇怨恐惧的句子是“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16.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女词人希望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然而寻觅的结果只会是: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17.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出了天气反复无常,词人难以入眠的句子: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18.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                             ”这一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刻画表达了词人无边无际的孤独和度日如年的煎熬之情。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9.形容愁绪,或言愁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总这是极言其多。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却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孤独、无奈和说不尽的思绪用                           ”代之。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0. 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                                          两句写竹楼所见,一远一近,把竹楼与远山、近江的关系写活了。远吞山光 平挹江濑

21.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                                      两句把自己在竹楼里的谪居生活描写得十分有诗意,一“送”一“迎”同时暗含了时光的流逝。送夕阳 迎素月

22.王禹偁《黄冈竹楼记》中,                                              两句既抒写了作者随遇而安、不惧贬谪的心态,又含蓄地表达了其愤懑不平之情。未知明年又在何处 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默写:《六国论》(苏洵)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登岳阳楼》(杜甫) 《登快阁》(黄庭坚) 《扬州慢》(姜夔) 《兰亭集序》

1.苏洵在《六国论》中先提出六国破灭, “____________,”这个中心论点,接着论述了“____________”,以及“ 不赂者以赂者丧”,条理清晰,抽丝剥茧。

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

2.苏洵的《六国论》写作目的是借古讽今,认为北宋统治者,凭借偌大的国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3.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

4.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认为种树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对待孩子,要把孩子丢在一边放开不管。

勿动勿虑  去不复顾

5.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自己种树经验的时候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于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6.鲍照的拟行路难当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兴,从日常平凡的生活现象引发自身的感慨。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7.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不甘认命,也不愿唉声叹气的态度。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8.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人心不是木石,不可能没有感情,但社会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到了让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而难进的地步了。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9.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10.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11.《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12.黄庭坚《登快阁》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题,作者陈述自己办完公务,在晚晴余晖中倚栏远眺的情形。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13.黄庭坚《登快阁》中,巧用典故,“ ____________”化用伯牙摔琴谢知音,“ ____________”化用阮籍青白眼事,表达自己抱负无法实现、自己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14.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鞍少驻初程”这三句,记述了自己初到扬州、暂时停留的旅程。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15.姜夔在《扬州慢》中描写了兵乱后扬州的沧桑变化:“__________________。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16.姜夔在《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写芍药花仍开却无人欣赏的情形,抒发了自己的黍离之悲。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17.《兰亭集序》中交代集会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表明集会地点周围有高峻的山峰的句子是“________”。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此地有崇山峻岭

18.《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句描绘宾客尽是文人雅士、贤德之人,《兰亭集序》中表达类似意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19.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20.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这一思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21.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选填两句)

恐美人之迟暮     朝如青丝暮成雪     老病有孤舟     羡长江之无穷


默写篇目:《劝学》(《荀子》)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将进酒》(李白) 《虞美人》(李煜)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季氏将伐颛臾》《孟子》《逍遥游》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圣心备焉”的观点。

2.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3.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4. 《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4.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5.“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

5.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田园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描写万物在春日复苏、繁荣滋长的美好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6.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7.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7.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8.在《春江花月夜》中,月光笼罩的天地宇宙,是一个清明澄彻的世界,这引发了诗人对江、月、人的遐思冥想:“__________”这是人类对宇宙的思考。

8.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9.《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游子把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了江边的树林上的句子是“__________”。

9.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10.李白在《将进酒》中“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言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11. 李白在《将进酒》中“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自我才华的看重。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11.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1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12.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李煜《虞美人》词中“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1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4.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__________”。

14.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15.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直接呼吁当权者能够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的句子是:“__________

15.未必人间无好汉 谁与宽些尺度

16.《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刘克庄认为即使城池再坚固也不能缺少良将的句子是:“__________

16.自古一贤能制难 有金汤便可无张许

17.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谈及国家治理时要处理好贫富悬殊的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他的原话是:“__________

17.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18.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对于学生问到自己所擅长的地方,孟子的回答是:“__________

18.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9.在庄子逍遥游中,对于惠子那只大的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的大葫芦专指用反问的语气告诉他,可以这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

19.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20.古代衣服由于原料的缘故,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意象和与之相关的“砧声”来表现家妇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或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__________”。

20示例一: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示例二: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

示例三: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唐·杜甫《秋兴八首》)

示例四:星河秋一雁 砧杵夜千家 (唐·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示例: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苑砧声向晚多 (唐·李颀《送魏万之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