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大单元教学”是怎样的?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2-12-26 14:44:10)分类: 教学研究 |
01什么是大单元教学设计
新时代教学变革,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新评价“四新”背景下的“新教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如何改变落后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让学习由浅层走向深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很多教师所面临的重要教研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崔允漷在其《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大单元教学有三层内涵:一是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倡导大概念、大任务、大观念与大问题的设计,以此来改变教师的格局;二是针对许多教师只关注知识、技能与分数等,而忽视学生能力、品格与观念培养的问题,应着眼于全面育人的‘大道理’;三是从时间维度来看,大单元教学有利于教师正确理解时间与学习的关系,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简而言之,作为教师应该在深度研读和分析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开展课程设计。在设计之前,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事实上,大单元教学设计既可以依据教材的自然单元进行设计,也可以根据本学科或多学科整合进行重组,当然重组大单元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分析:把握与理解课标,分析教材和学情,明确大单元目标(核心素养)。
3.开发:对大单元主题下的教材进行开发与利用,梳理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式。
4.实施:分课时实施,本次赛事只需选择其中一个课时实施即可。
5.评价。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具体了解如何进行大单元设计。实施案例节选自湖南地质中学黄尚喜团队——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1.感受革命领袖的伟大革命抱负和豪放胸襟,理解文章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激发青春的热情,理解春青的价值,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
2.领会本单元诗歌与小说的内容,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情感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
3.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特点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4.结合本单元诗作的学习,尝试写作诗歌。可以以本单元的作品为学习的范本,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外诗歌作为研习的材料,从生活出发,寻找素材,激发诗情,抒发真情实感。掌握诗歌写作的一般技巧,注重语言的锤炼。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文本及助读系统,以单元目标为导向,确定本单元的大任务为“编写班级诗册”:
在阅读、鉴赏本单元五首诗的基础上,总结诗歌创作规律,制定诗歌鉴赏评价标准,并以此为依据,结合阅读本单元诗歌和小说所引发的对青春的感受和思考,为班级诗册《青春之歌》创作诗歌。依据诗歌鉴赏评价标准,对创作的诗歌进行鉴赏与评价,并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结集成班级诗册《青春之歌》。举办“青春礼赞——以诗歌的名义”诗歌朗诵会,从班级诗册《青春之歌》中挑选适合朗诵的作品进行朗诵表演。
本单元教学设计从诗歌意象和小说叙述艺术两个维度,分两个板块教学。
第一板块 如何阅读、创作诗歌(七课时)重点研读第1课《沁园春•长沙》和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第一课时 初读感知,知人论世第二板块 如何阅读小说(三课时)重点研读第3课《百合花》《哦,香雪》。第八课时 梳理情节,总结小说叙述技巧第九课时 鉴赏人物,分析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作用第十课时 鉴赏物象,深入探究小说主题
学无止境,关于教学设计永远不止于一个定义、一种做法。大单元教学、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融合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育人。相信好学、勤学的老师一定可以变得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