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写作模块设计

分类: 他山之石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写作模块设计
现代社会,表达能力是人的能力素养体现的一种重要参照。日常生活中的表达有很
多种呈现方式与途径,这就意味着社会生活对人的表达能力的要求日益多元而丰富。学
生的表达与语言交际进入高中阶段,开始面临各种考验:包括思维品质的提升、沟通协
作的技能、自我发现与定位等,为此,高中写作教学承担了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培养未 来社会公民的责任。随着新课程、新教材的全面实施,
高中语文写作模块的设计缘起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实问题
当下的高中写作教学中,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诸如:三年分阶段的写作训练目标 与学习任务不甚明晰,学生对写作普遍存在畏难与排斥情绪,日常写作训练多停留在应 试的形式操练的层面上,重复性训练多,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提升。再加上初、高中可 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教学指导的脱节,以及各年级分阶段训练缺乏必要的贯通。因此, 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习得的轨迹是比较模糊的。
(二)写作模块的构建基础
从已经启用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来看,

由表 1 可见,首先,教材强化了读写结合 的原则,写作任务包含于学习任务群中,与阅
读的整体设计密不可分;其次,每个单元的阅读主题与任务群目标不同,选用的文本体裁丰 富多样,学习任务群中任务的设计意图是从阅
读到写作的迁移,因而在写作任务的目标与要 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跳跃性(诗歌创作、文学 短评、情景交融在写作训练的能力培养上难以
实现自然贯通)
基于此,我们尝试了写作模块的设计,旨 在对学习任务群中的写作任务作校本化的调 整、细化与补充:其一,以教材的单元人文主
题与学习任务为基础,调整教材的单元排序,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YwJneaoOLGOMG41TK9ACKibHN9jnDv0t2m0nojs6srBUdFhVHh391icufsxibSJ78kKGwuJ8tyTk0zutlqx8R7BtA/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二
写作模块设计的基本框架
(一)确定分阶段写作训练目标
高中三年的写作教学通常是从复杂记叙渐 渐过渡到议论说理,这与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 律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相符。随着现代社 会对表达能力的要求增高,高中学生的写作类 型也渐渐多元化,实用性文体的写作也经常运 用于校园生活中。因此,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 应用及个性化的创作是高中三年需要通过写作课的专门训练实现的。我们确定的分年段写作 训练目标见表 2。
(二)确定写作模块的专题内容
写作模块的专题内容,我们坚持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发展 为原则,倡导真实情境下的创作与体验。将专 题内容主要聚焦于学生的世界,围绕“人与自 我、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视角, 架构写作内容的选题范围。在这些视角下的写
作任务中,加强任务情境的设计,关注学生身 心特点及兴趣激发,努力帮助学生在创作的过 程中获得情感认知上的成长。
以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写作内容为例,对 应的写作模块见表 3。
(三)写作模块的设计特点
我们着手开展的写作模块设计是基于学情 实际考虑的,梳理、调整教材中的写作任务后 以“模块”的形式设计呈现,各模块间彼此关联,
突出贴近生活情境的写作,引导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开展真实且深入的、自主的写作实践活动。 由表 3 可见,单个的写作模块中包含多个写作
任务的组合;这些写作任务之间围绕同一个写 作目标、同一个人文主题,从易到难,并整合 了口头与书面表达等多种形式,提供学生不同
的自主写作体验。各写作模块之间,
由此,重新设计后的写作模块具备以下一 些特点。
1. 生活化——建构真实情境下的写作活动
将一次主题写作设计成多个任务的组合,
2. 多样化——纳入合作选择的多种任务
我们在写作模块的任务设计中,增加了口 头表达、可视化表达的任务,删减了一些诸如编写拍摄脚本、撰写表演台本的书面写作任务,
并提供给学生个人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的选择 机会,以期从质量和完成度上保证写作任务及
3. 序列化——搭建循序渐进的过程框架
以分年段写作能力目标为参照进行模块设 计,我们试图搭建一个三年贯通的整体性写作 教学计划与基本框架,形成符合学生学情的写
作教学序列。既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三、写作模块设计的相关思考
一方面,从课程价值的角度来看,写作的 过程是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重要途径。 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丰富的情感与思想的魅 力、发现世界的精彩、激发审美想象、领悟人 生哲学,进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呈现独特的发 现。理想的作文教学,应该提供学生这样一个 美好的过程。
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上,写作模块的设 计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须将写作能力训
练放在一定的任务情境中,聚焦语文学科核心 素养,关照学生的个体体验,关注写作任务的合理性;教师的专业素养须有所提升,不仅 要具备写作教学的专业素养,更需要具备一定 的写作任务的设计、组织与实施、评价能力; 须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选择与使用,使写作 任务更贴近学生实际并提升教学实践的效益; “读写结合”并不简单等同于读什么必须写 什么,阅读到写作的迁移与延伸需要教师为学 生搭设适切的阶梯,设计适切的任务;须对 高中三年的写作教学有一个较为全局的、整体 性的思考, 使各写作任务群在付诸教学实践后,实现更好的纵向衔接与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