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一中召开2018年度市级教育科学规划研究立项课题开题报告会

分类: 课题研究 |
我校召开2018年度市级教育科学规划研究立项课题
开题报告会





安庆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班主任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角色与策略》
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程改革以来,随着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研究或者核心素养的研究蓬勃兴起。从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出发,研究班主任的角色与策略的,本课题当是先行者的探索。探究“班主任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角色与策略”成为有识之士的科研新方向。本课题参与者愿在这个领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其成果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本课题则试图将高中学段的班主任工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结合起来,研究班主任的特殊性,明确其角色,探索其策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探索德育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之间的内在规律,分析班主任角色的可能性,寻找出不同角色的转换条件,提供相应的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入手,探索班主任在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方面的角色与策略。主要内容是理论建构与实践案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提炼合适的理论,以理论指导班主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工作。重点与难点在于角色的合理定位与转换,策略的合理运用,学生素养的提升。研究对象是班主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活动,为班主任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专业性强,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与策略必须得当,必须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采取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研究的基本思路加强理论学习、确定对比班级、进行实践、提炼理论、反馈推广。
具体方法有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集体评议等。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核心素养”概念的源流。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为将之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师大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致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这一成果为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迅速推广。当年10月21日第十一届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在上海主办,聚焦“核心素养——校长的思考与实践”主题。发布《长三角地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长调研报告》,75.5%的校长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同年11月7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此后,研究核心素养的作品如同雨后春笋,令人应接不暇。如谢维和《核心素养教育与追求分数并不矛盾》,窦桂梅《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尹后庆《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刘华蓉、程红兵、李素洁等“聆听时代教育改革先声
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等等。
关于班主任角色、策略的作品更多,如雷文伟《试论班主任角色定位及其工作策略》、陈文华《班主任专业角色定位困境调查与破解之道》、张树成《高中班主任专业角色定位思考》等等。
目前可以查询到的将班主任工作与核心素养结合的有以下研究:
襄阳市樊西实验小学胡爱武《浅谈小学班主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从“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创建优良学风,培养学生学习素养;奠定坚实基础,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素养;改革评价机制,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力促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探究。学段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同,如何解决高中生核心素养提升是本课题的努力方向。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第一中学严钦一《“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三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发表在2017年第07期《教师》上。文章从班主任应该做好学生的“协调员”“心理咨询师”“加油鼓劲者”“准父母”四个方面,进行了班主任的角色探究。主要是针对高三的特定学习阶段进行,有其可贵之处。本课题则力求对整个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考察,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角色定位理论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实质上,“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建立,是进行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处于树立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地位。与传统的目标相比,“核心素养”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首先,它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由于核心素养是多种能力的表现,所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单单依靠一门学科能力就行,必须要依靠多种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依靠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的自主思考。核心素养不是要像知识一样强行的灌输给学生们,而是依靠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能够自己主动地去汲取信息,再通过自己的反思过程使之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再次,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提出了学生们要具备与组织团体的合作能力,这样就会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听讲模式了,而是依靠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要让学生们在互相交流中,与父母的沟通当中,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当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只是学生们的管理者,以及接受其他课任老师对学生的反馈内容,所以再教育学生当中只是处于协助者的地位。而对学生进行素养培养就会使老师的角色发生转变,“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也就提升了难度。
就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模式而言,要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形成多学科之间的凝聚力,要把学科本位转变为素养发展的本位;就日常的教学和管理来讲,要实现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在实际问题当中表现出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的精神;就家长与学校的关系而言,双方要进行有效配合,相互合作,形成合力,使学生主动形成核心素养的培养。
理所当然,班主任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当中,凸显出了转型的必要性和角色的重要性。首先,对学生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依靠班主任的个人力量,而是需要所有教师的密切合作配合,而班主任就要起着完成工作任务的核心作用,要对各教师力量进行充分地凝聚;其次,家长要与学校进行配合,形成合力,联手共建学生教育环境,所以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当中扮演着智慧参谋的角色,帮助亲子之间的沟通;最后,在素养培养工作当中,班主任要为学生创造社会团体活动的氛围,这就使班主任成为学生自行管理班级的事务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本课题则试图将高中学段的班主任工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结合起来,研究班主任的特殊性,明确其角色,探索其策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课题预计有以下突破:
本课题的特色就在于从“着眼于人的一生”出发,探索“着手于高中三年”的青少年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班主任的特定角色与恰当的策略。其突破在于
(1)将处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校教育阶段之间的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班主任特殊性揭示出来,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策略。
(2)为高中班主任教师提供可资选用的角色定位及策略,避免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盲目性,实现由自发向自觉地转化。
(3)切实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
(4)为其他学段的班主任教师提供有益借鉴。
(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经费保障等)
特聘请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江龙林先生担任本课题顾问。
范庆元:安庆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安庆一中年级主任,参加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研究各一项,顺利结题并获奖。先后在《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阅读与写作》《教书育人》《语文报》《语文周报》等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3篇,有四篇论文获国家、省级大奖。
范学建:硕士,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发表论文多篇,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一等奖,参加省级课题研究二项、市级课题三项均结题。主编《教材解析》(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必修四),参编《高考满分作文范本》《中考满分作文》《600分考点700分考法》等多部。原创高考模拟题发表在《语文报》《试题研究》《课堂内外》《安徽青年报》等报刊。
童县城:安庆市“中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教育硕士,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在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多次获得安庆市教研论文评比一等奖,参加国家级课题研究一项、省级课题五项、市级课题二项,已结题。多次担任班主任工作、执教文科实验班,深受好评。
刘磊:安庆市“中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教育硕士,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发表省级论文多篇,多次获得安庆市教研论文评比一等奖,参加国家级课题研究一项、省级课题五项、市级课题二项,已结题。多次执教毕业班,成绩斐然,班主任工作颇有特色。
顾亮:教育硕士,中学英语一级教师,发表论文多篇,参加省级课题一项,已结题。安庆一中首届珍珠班班主任,成绩突出。
本课题组成员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力量,全部来自教学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全部参加过省级课题研究并且所研究的课题顺利结题。
2015年至2017年完成市课题“高中阶段学生语文素养评价方法探究”,有助于本课题从评价方面探索提升核心素养的新策略。
本课题组以学校图书馆为依托,广泛搜集最新科研资料,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利用学校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发挥大数据资料库对课题研究的支撑作用。
安庆市教研室将加大课题调研和宏观指导的力度,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将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课题研究以最大支持,以教育科研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五)课题组分工情况
范庆元全面统筹,主持课题项目,部署整体工作,参与具体研究。
范学建协助主持人做好协调工作,收集和分析数据,参与具体研究。
童县城参与具体研究,撰写研究书面报告。
刘磊负责相关理论研究信息收集和整理,参与具体研究。
顾亮参与具体研究,做好案例分析工作。
(六)主要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8年5月至9月
(二)第二阶段: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
(三)第三阶段:2019年9月2021年8月
阶段成果:
①第一阶段:高中阶段入学年级学生核心素养调查报告。
②第二阶段: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各科成绩与入学考试、高一成绩对照分析、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填写成长记录袋、活动实录,收集整理学生活动获奖证书,教师撰写论文。
③第三阶段:高三二模各科成绩与前期考试成绩对照分析、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整理学生活动成果和教师论文、教学实录,编印成册。
(七)最终成果形式
①《班主任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角色与策略》课题材料汇编
②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光盘
③学生成长发展记录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