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2017-04-10 12:13:30)
分类: 课题研究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课题组成员   范学建

课题  《菩萨蛮(其二)》(韦庄)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韦庄《菩萨蛮》安排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是自主赏析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主要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品味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美。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菩萨蛮》所写江南之景,所抒依恋之情及有家难归的哀怨之情;掌握词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诵读中再现情景,感受意境之美,激发学生交流探讨的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略江南之美,体味词人离乱、漂泊之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祖国、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握意象,体悟景中情、情中景(融情于景,直抒胸臆)。

教学难点      探究词人欲归不能的深层原因,感受美景背后的离乱之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台城柳导入。

二、整体感知   

欣赏朗读《菩萨蛮》。

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感受意境,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置身诗境

     (一)“人人尽说江南好,”“好”在哪里?

(二)韦庄勾勒了一幅江南春景图,谁能用自己的话再现这幅画面的意境呢?

(三)精选意象,描绘江南美,他想借此抒发怎样的情感呢?  四、缘景明情

     (一)介绍韦庄。

(二)乐景哀情。

     揭示情感主旨,探究词人欲归不能的深层原因,感受离乱之苦。

五、拓展提升   

书写一中精彩。  要求:尽量能用到今天我们学到的抒情手法(融情于景,直抒胸臆)。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置身诗境,体验韦庄笔下的江南之美;缘景明情,感悟诗人内心复杂微妙的情感……发现美,需要一双慧眼,更要有一颗慧心。

七、布置作业

比较鉴赏本文与白居易《忆江南》意境的异同。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学生知道情感不难,要体悟出情感不易。本课着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走进文本,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了解美景背后的凄凉与悲怆。要敢于放手,让学生鉴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