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案例】国产民宿的良心!上海“设计丰收”农业创意大棚+民宿体验报告
 (2015-07-24 14:53:57)
	
			
					(2015-07-24 14:53:57)		从台湾的民宿文化给我留下极深印象后,又先后看到杭州、上海朱家角等地的民宿慢慢兴起,当偶尔看到崇明岛上的“设计丰收”民宿项目竟然是同济大学设计研究团队操刀的,就很想看看他们能做到什么程度。
田埂指示牌
设计丰收民宿位于崇明岛竖新镇的仙桥村,不得不说这个村子干净整洁,够得上新农村的示范村子了。
对房子的第一印象是外表有些破落,走过路过基本就会错过,门口的墙砖木门以及有设计感的“田埂”的挂牌依然难掩我第一眼看到这房子外表的那点失望。
走进房间才慢慢有趣味、有惊喜。一张大木桌,四条长板凳,原生的大土灶上两口大铁锅、两方生火口、一根大烟囱,原来老早中国就流行“开放厨房”啦!在这里热气腾腾的生着火、煮一锅玉米,老人孩子围在大桌前边吃东西边晃悠玩玩,没有比这更体现大家庭其乐融融景象的了。而设计改造中,将烤箱、电磁炉、微波炉等现代设备一应俱全地摆开,传统与现代的烹饪方式任君挑选。
http://s11/mw690/0062gkYdzy6U5fUZi8a3a&690
http://s8/mw690/0062gkYdzy6U5fULNe797&690
http://s1/mw690/0062gkYdzy6U5fV2Pqo10&690
http://s11/mw690/0062gkYdzy6U5fVH9HQ5a&690
这个大餐厅让全家人都好生喜欢,接着是我们一起参观了5间睡房、挑选各自合适的房子,各具特色,都不重样。田埂一号房和二号房都有两张双人床,是个大通铺。如果是一群年轻人出行,倒正好可以一间男生房一间女生房,但是对我们家人来说倒是有些难分配,都是一对对夫妻难拆开、也难两对放一起。三号房是两张单人床,四号房是一张可睡三个人的家庭房,五号房是涂成海蓝色的单人房,不过也可以再加一个床铺。一号和四号是朝南的,阳光明媚,三号房感觉光线最暗。三号、四号和五号离室内的洗手间比较近,老人晚上起夜方便点。
http://s8/mw690/0062gkYdzy6U5fULNe797&690
http://s1/mw690/0062gkYdzy6U5fV2Pqo10&690
http://s11/mw690/0062gkYdzy6U5fVH9HQ5a&690
这个大餐厅让全家人都好生喜欢,接着是我们一起参观了5间睡房、挑选各自合适的房子,各具特色,都不重样。田埂一号房和二号房都有两张双人床,是个大通铺。如果是一群年轻人出行,倒正好可以一间男生房一间女生房,但是对我们家人来说倒是有些难分配,都是一对对夫妻难拆开、也难两对放一起。三号房是两张单人床,四号房是一张可睡三个人的家庭房,五号房是涂成海蓝色的单人房,不过也可以再加一个床铺。一号和四号是朝南的,阳光明媚,三号房感觉光线最暗。三号、四号和五号离室内的洗手间比较近,老人晚上起夜方便点。
说到洗手间,那么多房间但只有一间室内的厕所+浴室,实在不方便,户外还有两间厕所,但是蚊子多到没法进去。
客厅面积不大,倒也温馨惬意,高高的沙发垫在一只老樟木箱上,砖砌的墙面很漂亮。
客厅和餐厅之间的木门也有很多巧心思
另一处动人的空间再户外,从厨房推门而出,便是一个可爱的露台,紧邻着河边,在这里晒太阳悠闲地打发时间,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房子紧邻河边,有一方小露台可以喝茶聊天嗑瓜子,也适合露天烧烤
说完民宿的空间组成和设计,再看看它的服务附加值。
我是在淘宝上预定的房间,客服回复问题还是很耐心的,但是基本是你要问一句才会回复一句,关于名宿的基本设施没有明确的官方介绍。包括房间里面是没有卫生间的、整套民宿里面有一个室内洗手间+浴室这样的信息都需要客人自己询问后才知道。
以下信息都是我问了客服后,整理出来方便供家里人参考的:
农庄可进行的活动:
1、采摘
一晚住宿,赠送5斤蔬菜的免费采摘。
丰收设计农场主种大米,蔬菜一般是露天种植的,现在当季的是空心菜,韭菜,芋艿,红薯,花生这些,去之后工作人员会为您介绍。
2、垂钓
农庄没有专门的鱼塘供钓鱼,但是田埂后面和农场旁边就有自然小河,可以钓鱼,不过鱼不大。渔具需要自备。
3、烧烤
在小院子里可以进行自助烧烤,如果由农庄准备食材和工具是88一位,荤菜的话一般是鱼,鸡,五花肉,蔬菜一般是时令菜,玉米,蘑菇,茄子等等。
如果只需提供工具,是按88一位收取15%的服务费,即每人收13元。
吃饭:
农庄有各类厨房用具,可以自己烧【我们厨具基本一应俱全哦。可以自备食材,只会产生10元/人左右的耗材及清理费用】;
农庄可以有一个阿姨给大家做饭【农庄提供有机菜-用餐费用88一位。没有具体的菜单,都是时令菜和崇明特色菜,半荤半素。】
【民宿里有一个小的冰箱,是一般单门冰箱的四分之一大。】
民宿那边还有两辆自行车……
所以基本上可以说信息透明度和友好性太差了。
到了民宿,会有一个年轻人小黄过来接待我们,他很腼腆,但也挺友好,热情地给我们拿了一大包纸巾、买了蚊香,开着辆电三轮车驼了一部自行车供我们骑。然后会有好几个当地的老阿姨负责房间打扫、换被褥、洗碗等工作。只是老阿姨们对于“卫生"的标准有点令人担心,至少厕所打扫的有点问题。第二的早餐也是由这些阿姨从家里把烧好的粥端过来,还在我们的大灶头上炒个萝卜干作为配菜。这些阿姨的好处是她们非常主人翁,基本和客人是自来熟,吃早饭的时候会端着自己的碗边吃边过来串门,还把家里的菜端过来让我们尝尝;当晚也会拖家带口地过来串门子,和你聊聊天,聊得高兴了就让你去她们的田里自由采点菜叶子,作为加菜。
http://s8/bmiddle/0062gkYdzy6U5g5f7q787&690
在餐厅的墙上写着:Small、Local、Open、Connected,(小、本地、开放、联结),通过这些阿姨婆婆倒是真的轻易就做到了这些关键词。“田埂”只此一家,周围都是普通村民的自住房,被当地人所包围。我们去的当天一家在办结婚流水席,房主人则在给小孙子办满月酒,整整20多桌。这栋外观低调不起眼的房子也就这样轻易融入到整个仙桥村的民宅里了。
在餐厅的墙上写着:Small、Local、Open、Connected,(小、本地、开放、联结),通过这些阿姨婆婆倒是真的轻易就做到了这些关键词。“田埂”只此一家,周围都是普通村民的自住房,被当地人所包围。我们去的当天一家在办结婚流水席,房主人则在给小孙子办满月酒,整整20多桌。这栋外观低调不起眼的房子也就这样轻易融入到整个仙桥村的民宅里了。
房主人阿姨在我们入住的第一时间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做了自我介绍,和我们大肆寒暄了一番,而且有问必答。她说道,这原是一栋快要废弃的老房子,现在租给同济大学的团队5年,后者花了20万的改造成本来翻修这栋房子。
以下是同济创意团队的一些信息:
“这是由一幢80年代的老房子改建的乡宿,设计者将自己对于自然、创新和可持续的理念融入了这间屋子”。
2008年开始开展研究,希望用设计思维来发掘乡村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潜力。
这场实验是从种田开始的。其团队在仙桥村申请了一块20亩的示范田,开始有了水稻田、菜地、向日葵。
2010年开始,设计丰收尝试将乡村闲置资源利用起来,废弃的蔬菜大棚、空置的房屋都成了新的潜力资源。
2011年在田里打造的“创意大棚”建成,设计丰收有了第一个活动场地,在这里,可以吃饭,可以举行活动,可以办展览,可以培训讲座,也可以在大棚外露营。
2013年,“田埂”、“禾井”两个由空置民房改造而成的民宿相继完成,我们邀请了越来越多的朋友来做客。在创意大棚和民宿里,你可以呼朋唤友品尝真正“从田头到餐桌”的健康美食,也可以跟手工老艺人学点编制技艺。
娄永琪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也是“设计丰收”项目的主持人。目前“设计丰收”在仙桥村的基地包括3栋改造民宿、一块试验田以、5个蔬菜大棚和一个体验大棚。
设计丰收其实是从农田起步,然后有了创意大棚,有了留宿的需求,才慢慢发展到如今的民宿改造。而接待我们的小黄也提议要带我们去看创意大棚,然后在田间采摘当日晚餐的食材。步行大约500米,穿过一大片稻田就是设计丰收的大棚了。
远处就是设计丰收的大棚
通往创意大棚
http://s8/bmiddle/0062gkYdgy6U5geqEhF37&690
http://s9/mw690/0062gkYdgy6U5ge6kCQa8&690
http://s9/mw690/0062gkYdgy6U5ge6kCQa8&690
当天正有一群学生在大棚里举行活动
工作人员小黄,帮我们找来自行车、生火的柴火,还带我们下地摘菜
http://s15/mw690/0062gkYdzy6U5fIEQN08e&690
小黄正给我们砍甜芦粟吃
http://s10/mw690/0062gkYdzy6U5fIHvkd29&690
菜篮子里是刚采下的辣椒、刚挖出的芋艿
http://s1/mw690/0062gkYdzy6U5fIYf7i40&690
整体来说,设计丰收是一个绝佳的创意项目,有政府资源、有生生不息的年轻人的力量、有设计背景,但是作为一个“实验”性的项目,没有商业动力。这就导致了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很多细节上原本可以做的更好的。举个例子,门口的这排木架子,已经疏于打理多日,如果种上一排小花、再加上吊兰或最易打理的绿萝,那又是怎样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
来源:豆瓣
小气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