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堂数学复习课有效的标准

(2022-04-02 14:02:00)
标签:

教育

分类: 示范引领

一堂数学复习课有效的标准

3月25日,城区片初中送教活动在长江学校举行。

受教研室领导的委托,我参与了这次数学听课活动,并主持了评课研讨。

原本有两节观摩课,第一节是长江学校聂老师的一节初二数学展示课,因时间临时做了调整,我没有赶上听课。第二节是望江初中陈长霞老师送教的一节课,课题是九年级数学复习课——《与“中点”有关的几何问题》

课后,参与的老师一起进行了议课活动。在研讨中,结合这节初三数学复习课,我与大家分享了对“一堂数学复习课有效的标准”的思考。

 

一是有系统的知识观

我们常说,复习阶段,要回归课本。就初中数学知识而言,教材跨度有三年涉及6本,四大部分26的内容学生平时学习都是成点散状。复习阶段,要将这些点状的知识连成一根根的线,成一个系统。学生靠自己是很难梳理出这个知识系统的。所以说,“回归课本”的主体应该是老师,老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陈老师的这节课,是属于“专题复习”。课程开始,先与学生一起回顾了两个问题:什么是线段的中点?与中点有关的几何内容有哪些?通过学生思考,老师助力,一起复习了以上两个问题,即中点的定义与数学表示,与中点有关的几何内容包括:三角形的中线等分面积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圆中的垂径定理、圆中弧的中点等知识。

在梳理这些知识系统的时候,教者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配以图形和数学符号,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

课堂伊始,帮助学生形成了关于“中点”的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后面的例题、习题都是运用这个知识体系来解决,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有谱有趣了。

 一堂数学复习课有效的标准


二是有清晰的学生观

要有面向全体的学生观。由于九年级学生数学基础差异较大,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不同,不是每个容易的题目学生们都会做,不是每一位学生都会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所以,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关注学困生、边缘学生。在提问、板书及巡视中,要“目中有生、心中有人”,要能够与每一位学生都对视,要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

要有学生主体的学生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每一节复习课,要尽可能让学生说、让学生写、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质疑。学生可能没有老师说的快、没有老师写的快、没有老师思考的快,但这个“慢”的过程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过程,也让学生特别难忘。

陈老师的课,有非常好亲和力,能够让学生充分回答问题,对回答有误的学生能够给以帮助。因为是借班上课,陈老师对学生们并不熟悉,但她能够很快融入学生中间,与学生零距离交流。这些,都体现出她有清晰的学生观、教师观。

 

三是有先进的信息观

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是现代课堂的时代要求。

信息技术让课堂更加高效。比如“与中点有关的几何内容”,教者提前用PPT准备了线段、三角形、圆等不同的图形,在这些图形上,“与中点有关的知识”一目了然。图文并茂的方式,学生能够很快地理解记忆。

信息技术让课堂更加直观。几何问题中一题多解,添加不同的辅助线,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来标注;图形的旋转对称问题在PPT中的动态展示;点的运动、图形的折叠等等问题,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观看,会有非常直观的效果。

当然,也不能完全离开传统课堂,不能把PPT替代板书,有些问题还是要在黑板上书写。比如,本节课中,教者将“与中点有关的几何内容”重点部分在黑板上板书,让学生到黑板书写例题的过程,然后统一点评,这些都是非常好的。

 

四是有明确的“双减”观

“双减”政策下,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更好地发展。

课堂要高效。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舞台,学生必须要学到饱满的知识。本节课,借助于信息技术的使用,师生共同完成了四个例题及四个变式,过程非常丰富,有师生交流、有学生练习、有错误分析,这是非常饱满高效的。

习题要精选。复习课中,每一个例、习题都要精选,不能有偏题、怪题。本节课中,每一道题都进行了精选,难度层层递进。只有精选了习题,剔除了许多废题、重复题、无意义的题,才能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学生既有时间完成作业,又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自己支配的时间。

备课要全面。每一堂课,教师都要精心准备。教学流程和内容怎么安排?PPT准备多少张?哪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梳理?让哪些学生上黑板板书?习题讲解几个?作业如何布置?估计这节课有些什么样的生成?复习课中,教师要提前将涉及这堂课的例习题能做一遍,只有教师深入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上好毕业班的复习课,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这种艺术,需要不断地学习、修炼、生长、破茧,教学方能卓越!卓尔不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