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2018-12-18 15:55:57)《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甘泉县第一小学课题组
一直以来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始终困扰着每位数学教师,许多数学教师经常会说:“教学中,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总是发现我们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出现:不是看错数字,就是抄错数字;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或是把加法当减法,把乘法当除法等的错误;更有在作业本上有时用橡皮擦擦了一次又一次,用涂改液涂了一次又一次……”因此我就把“提高学生计算的方法”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对于这一课题,我从一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从思想上重视计算课的教学。
以前,在数学教师的心目中总认为计算对于学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而对于计算课的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于学生作业中存在的计算问题也没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对于上述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么教师就简简单单归结为马虎,要么就是老师反复对学生说:“做题一定要仔细,做完认真检查……”这样的话语,其结果是收效甚微。自从我用教学时增强趣味,听课时理解算理,练习时掌握算法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这一学年课题研究之后,我对于计算课的教学有了提高的认识,思想上有了足够的重视,计算教学有了新转机。
2.把研究工作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在为期一年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读书,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在课堂实践中,扎实做好课前准备,备课时,设计情境环节,增强课堂趣味性,课堂上认真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关注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掌握方法;课后认真评课,深刻反思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探寻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现在基本形成了这样的统一模式:上好计算课——反思调整——日常口算练习——计算练习综合课——阶段性总结——改进再调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和连续的过程,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训练与培养,有明确的目标和统一的基本要求,要采取科学、灵活且有一定力度的训练方式,要在面向全体的前提下,关注个体的不同发展,做到既要注重个性化学习优势的发挥,又要体现统一的训练意志,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成效:
1.观念有了新转变,教学方式有了新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学习了诸多经验,深入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积极探究有效的策略与方法,驾驭计算课堂的能力有所提高。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真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计算教学了!
2.学生的情感有了新变化,计算能力有了新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的一系列措施与活动,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计算课不再是学生眼中的“简单早餐”,成了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学习的大舞台,学生的计算能力正逐步地得到提高,有的学生正是从计算上找到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各类计算教学公开课、随堂课中,我们看到学生精神饱满,热情洋溢,有着一种从容的、自信的东西在闪烁。
3.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在计算时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某些知识不理解,学生在计算时并不意识到是错误的。另一种是基本口算不熟练,造成计算失误。这两种错误都是在学生当中存在的。不从计算方法和口算方面进行纠正,错误就很难更正。另一种错误是由于学习习惯不好,例如抄错、看错题目,计算过程不符合要求,没有验算的习惯等等。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平常练习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4.通过课堂实践,总结出计算的一般方法策略,有效提高了学生计算的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我的理论和实验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使研究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2.专家引领较少,研究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和他人的成果,也可能遇到暂时的困难,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超前性、有效性,非常需要专家适时引领。
有句俗话说得好“不怕慢,就怕站”,的确如此,教学中遇到问题,就要去研究,不能站在那里观望,观望后,溜走的是学生的宝贵时间,而留下的却是自己内心的愧疚和遗憾。我认为方法的选择只要适合学生实际,就是好的。尽管有些方法比较老套,但老套的方法却能够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如策略中所选择的“口算训练”一策,它确实促进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这就不失为一良策。因此我相信,只要做就会有收获,收获无论大小,都会让孩子受益,都会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