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主任进行家校沟通如何更有效?

(2019-09-30 10:01:57)
一、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哪个父母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并经常获得老师的夸奖呢?

如果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一通数落。情绪发泄完了,自己累了。而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他原先准备好的话也没说出来,只好闷在心里,回家拿孩子撒气。


我们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做个听众,这又将如何呢?

潘XX 是我班的一个调皮的孩子,在八下的某段时间,由于青春期反应比较强烈,不管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我觉得有必要和他的家长谈谈

一天放学后,办公室没有其他人,我请他母亲到办公室坐下,先请他母亲说说孩子在小学和家里的情况。从而他得知不愿做作业是因为他爸爸的管理方式有些问题,过分严厉,而且父母的教育理念有些冲突。但这个孩子很爱劳动,常去帮助小同学打扫卫生,学校搞捐款活动,他积极踊跃地参加,爱看课外书,但是性格有些倔强,父母不能直接让他去做什么事情,必须沟通好才行。父母做生意,管理孩子的方式比较简单,督促孩子少,于是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我暗自想:这其实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我庆幸和她的母亲沟通,没劈头盖脸地一番告状。我顺势提出了塑造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家长慷慨地表示一定配合老师,督促孩子每天完成作业。我在班上表扬了他乐于助人的品质,孩子很高兴,很自豪。

我们按照课程表设计了一个作业督察表,帮助他一点一滴纠正自己的缺点,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和学习习惯。学期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二、 要克服互相埋怨的情绪

  
由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困难认识不一致,特别是当教育教学效果不佳时,双方就易产生互相埋怨的情绪:

如一方怨老师不会教,对自己子女有偏见;

而另一方则怨家长家教不严,纵容袒护其子女。

此外,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老师了解较多的是学生在校情况,而家长了解较多的是学生在家的情况。

而学生由于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有所差异。

如果双方缺乏沟通的话,就会由以上的埋怨情绪导致某种对立情绪,最终将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要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责任的讽刺、挖苦的语言。

通过家访,要使家长真正感到:老师是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并适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传递教育的正确方法,以取得家长配合。


  
三、讲求艺术,巧妙接待不同类型家长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那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 
  
  
对于有教养的家长 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其实是很有一套的,于是我就萌生了通过这些家长来激发其他家长的想法。在一次家长会上我专门开辟时间让他们就自己的家教经验给其他家长做报告,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溺爱型的家长 交谈时,更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

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韩XX是我班的调皮鬼,时常影响同学。有一次又将同学的东西弄坏了,可是他的家长却硬说是其他的同学先影响他孩子的。可见他的孩子回家没有说实话,家长又袒护自己的孩子。

面对这样的家长,我没有马上指责他的孩子,而是先和他聊聊孩子最近的表现,肯定他孩子的进步,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他孩子的关爱。然后再和他谈谈如何让孩子表现的更好,从而引出这件事,以此事来分析。这位家长也谦虚接受了,并且回家也对孩子进行了教育。后来,学生的进步也很大。事实表明家长能理智地中肯地教育好子女,那么,他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也会相对较好。所以,清楚地认识到,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 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对于后进生的家长 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班主任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

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

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班上有些学生的父母开学好几个月后被我请到学校来交流,碰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啊,我们不是不想和你交换意见,孩子成绩太差,我们做父母的实在不好意思来找你啊。

我说我是一直不赞同父母这么说的,孩子成绩不理想原因很多,可能是小学的学习习惯没养好,也可能是其他生理或者心理方面的原因,在我们老师的眼里所有学生都是很可爱的,他的身上也同样有很多可爱之处,例如在学校的运动会有些学生就为班级赢得了很多的荣誉。

相反的,基础差的学生还更需要我们老师、家长的关心,希望我们能加强沟通与交流,能让你的孩子早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把成绩赶上去。从此那些家长来学校和我交流的机会明显多了。
  

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 我们要以理服人。有一次,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两个孩子因为在班级有摩擦,其中一位家长气势汹汹,开始指责对方孩子的过错,当时我心里很生气,但是后来及时控制住了这种情绪,先选择面带微笑。

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后来也合理地处理好了这件事。

所以在面对家长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只要掌握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定能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心灵之桥。赢得了家长,就赢得了教育的主动权。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以爱为出发点,把教师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展示给家长,让家长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