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回忆
(2023-01-25 21:05:00)今年的春节,似乎比往年来的更早,悄无声息的就已是大年初四。这三年疫情闹的,日夜期盼,终于恢复了自由。
好几天都想拿起笔,但被懒惰侵袭的一点动力都没有。过年的感觉不再是小时候的翘首期盼,也许是人到中年的倍感孤独,总之,年这个词,在脑子里面无外乎是多放了几天假罢了。没有什么值得期盼的事情,反而觉得有点无聊。简单说说这几天的行程吧。
大年三十,略微感冒,脑袋如炸裂般,尤其膝盖附近有酸痛感,
让我一直怀疑是不是又要变成小阳人。考虑到大过年,吃了一片退烧药,效果还可以。没有认真的看春节晚会,一个印象深的节目都没有。单记得秦岚那件很美的绿色毛衣的穿搭,想着自己也有类似的裤子衣服,可以在春暖花开后美美的穿着了。发了一条朋友圈。还是一些感叹的话,每年变着花样的写上几笔,拽上几句,矫情一下。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我知道大多数的人不会仔细看的,单冲着图片,或是点赞或是划走。这就是现在通讯便捷情况下的快餐文化。谁记得我,我又寄的谁?
大年初一,五点钟就已经醒了,简单吃上一口就朝五台山进发。一切都那么顺利!晚上九点左右回到家。原理路途也不太远哦。应该找个周末尝试徒步的五台穿越,应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体验吧。
大年初二,上午懒懒的赖在床上,老公和娃能够两攀香山,我自己也是有体力的人啊,就是一步不想动弹,只躲在被窝里,默默的点个赞。现在想起来,老公发照相技术不怎么样,朋友圈的照片很模糊,看起来实在不怎么清晰。下午爬起来,想徒步到天安门广场,总觉得过年期间,场景布置肯定会不同的。天气很冷,风刮起来竟真的如小刀子一般,进入广场是需要预约的,远远拍几张照片,就地铁回家,开车看电影阿凡达2。特效美轮美奂,剧情略显一般,看的有点发懵,中间还睡了一会,看在电影片很贵的份上,我赶紧抖擞精神,坚持看完。啥时候中国技术能如此登峰造极就好啦。
大年初三,一个真正出门逛的日子。骑车到鲁迅博物馆,感受一代文豪的一生,很有惊喜感,这样一个博物馆,时间轴的介绍,语音讲解很好,我当时明明涌起了冲动:要好好看书,好好写日记,也许能出本书一类的。还买了鲁迅的书签,一个人能通过自己的笔杆子印在历史上成为浓重的一笔,确实是能人。我对鲁迅的作品看不大懂,也依稀记得小道消息里鲁迅奢侈花心的人设,并没有多大好感。但是游过这一遭,居然有些改变。随后一直是徒步,赵登禹路、郭沫若博物馆、西单·······用脚丈量的地方不少,真正的走了一路,锻炼了身体。
大年初四,今天,真是有些惭愧,除了写了这篇日记外,心里的愧疚感很强烈,拼图的一天,刷抖音的一天,炒了两个菜,仅此而已。脑子里面不时蹦出一些和别人沟通略显尴尬的片段,我觉得自己不太正常,自己PDU自己,总觉得好像冥冥注定有缘分这个东西,让我能够和身边的人相遇。清醒点,什么时候都是家里人最重要,那才是真正的缘分,我怎么可能走进每一个我认为职位很重要人的心理,就因为我敢于跟大佬聊天?别扯淡了,对别人毫无价值,我也就是别人眼里永远瞧不起的那个阿猫阿狗罢了。
时间:晚上10点40分。回忆完毕,做好了记录。我的生活,如此单调简单,如此孤独,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一样。人道中年了吧,看透了一些事情,总是觉得自己是孤独的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