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壁虎借尾巴》有效提问

(2017-04-16 19:22:05)
标签:

教育

教育教学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正确认读“借、墙、角、挣、断、逃、您、拨、甩、掌、握11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断”。初步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挣”。

2.正确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问答句的语气。

3.能完整地说出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以及壁虎尾巴的特点。

4.仿照课文第三小节的叙述顺序说一说小壁虎向他人借尾巴的经过。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字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jiè,指名拼读。

2.出示生字:借,交流识字方法。

3.板书,指导书写“借”。

4.看图,提问:谁借什么?并揭示课题

   板书:小壁虎    尾巴

齐读课题。(指导读好“尾巴”这个词的轻声)

说明

    看图用“谁借什么”的句式说话,联系了课文内容,练习说完整的句子。

二、学习课文第1~2小节

1.自读课文第12小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出示:(qiáng)(jiǎo)    (zhèng)(duàn)    (táo)(zǒu)  

1)学习:墙角,了解词义。

2)学习:挣断、逃走

    ▲播放音序查字法微视频,生查字典。

   ▲示范书写“断,”生书空。

3.指导朗读,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1)体会小壁虎的心情,指导朗读

 2)借助词语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出示:墙角、挣断、逃走、难看。

▲试着用上词语说一说。

     生自由练习,交流。

说明

    本课的生字、新词较集中,主要在12小节。识字教学环节,在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上“墙角、挣断、逃跑、难看”这几个词语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这样的表达训练,既是词语的巩固,又让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清楚地了解课文的内容。指导时,重在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三.读课文第3~5小节,了解大致内容

过渡:小壁虎去了哪些地方,向谁借尾巴?

1.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35小节。

2. 交流。

板书:小河边   小鱼    大树上   老黄牛   屋檐下  燕子

3.了解内容,说一说。

▲试着用上“分别”这个词语说清小壁虎去了哪些地方,向谁借尾巴。

▲生自由练习,交流。

▲小结

说明

    阅读教学要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规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环节,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小壁虎去了哪里,向谁借尾巴。通过梳理,学生用“小壁虎去了哪里,向谁借尾巴”的句式,把“小壁虎在哪里向谁借尾巴”的问题回答清楚了。再让学生借助“分别”这个词语把三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表达。学生在练习说话的过程中,实际感受到同样的内容,可以用一句话表达,也可以用三句话表达,语言的表达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四.学习课文第3~5小节,练习说话

(一)学习第3小节。

1.范读第3小节。

2.指名学生读。

3.学习生字:

1)学生字:您  

2)指导朗读

3)理解:“爬呀爬”

4)读句子

4.借助填空练习说话

1)出示1,练习说话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他看见        ,在河里     。小壁虎说:“      ,您的    借给我      ?”小鱼说:“       ,我要      呢。”小壁虎告别了      ,又       

2)出示2,练习说话

小壁虎爬呀爬,            。他看见        ,在河里     。小壁虎说:“                      ?”      说:“                     。”小壁虎告别了      ,又          

说明

学习第三小节,是以理解内容为重点。这一小节的结构和四、五小节是一样的,这一小节的学习要起到示范、引导其余两节学习的作用。教学时,主要利用不同层次的填空练习使学生在反复练说中熟悉课文内容,体味小壁虎的心情,了解到小鱼可以摇着尾巴拨水。这个环节较多的是教师“扶”的过程。

(二)学习第45小节

1. 读第45小节,思考: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2.交流。

板书:甩   赶蝇子  摆尾巴   掌握方向

3.学习生字:甩 (做动作理解)

4.师生合作读。

讨论:你能说好小壁虎向老黄牛和燕子借尾巴的经过吗,用什么方法

(变化地点、动物、尾巴的功能等。)

5. 借助填空,试着说一说。

出示:

小壁虎爬呀爬,            。他看见        ,在河里     。小壁虎说:“                      ?”      说:“                     。”小壁虎告别了      ,又          

6.小结: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都是按照“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它请求,别人回答,最后他告别”的顺序来写的。

说明

通过“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引出老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做动作、辨析动作的方式理解“甩”“掌握”的意思。在学生熟悉内容后,通过“你能说好小壁虎向老黄牛和燕子借尾巴的经过吗,用什么方法”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表达顺序有所感悟。期望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这几个小节都是按照“小壁虎爬、小壁虎看见、小壁虎请求、别人回答、告别这个过程来写的。此环节的学习是“半扶半放”的过程。

五.练习仿说,交流。

1.  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爬呀爬,爬进了大森林,他看见了小松鼠,小壁虎会怎么向他借尾巴呢?想想我们总结的方法,借助板书,说一说。

出示:

小壁虎爬呀爬,            。他看见        ,在河里     。小壁虎说:“                      ?”      说:“                     。”小壁虎告别了      ,又          

说明

学生借助小松鼠的图片和填空,进行仿说练习。培养学生模仿课文结构,学习语言运用的能力。此时的学习,体现的是“放”的过程,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自由表达。

2.学习第6节。

过渡: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只好回家了,那他该怎么办呢?

1)读最后一小节。

2)交流

4.小结:动物们的尾巴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

说明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和提问引出,动物们的尾巴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而且让学生了解壁虎的尾巴,经过一定的时间会长出来,具有再生功能这一知识点。

六、布置作业

1. 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2. 认读本课生字11个,书空:借、角、断、逃。

3. 说说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过程。

 

板书:

 

                     35  小壁虎借尾巴 (再生)

          小河边      小鱼           拨水    

          大树上      老黄牛         赶蝇子

          屋檐下      燕子           掌握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