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植根于乡土资源开展小班游戏活动的研究》开题会
(2019-11-17 14:13:01)课题《植根于乡土资源开展小班游戏活动的研究》开题报告
大丰区万盈镇第二中心幼儿园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研究的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也在不断变换,幼儿的游戏材料和游戏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六个支架”中指出,幼儿园应当由关注文本转向关注幼儿,收集园所附近一定范围之内的各类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形成本园的教育资源地图。《纲要》中也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中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我园是一所乡镇幼儿园,有着多样的乡土资源,更应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因地制宜,挖掘农村的自然物,让它们能充分地在幼儿园的游戏中得到运用,让幼儿亲近乡土特色,亲近自然。
2、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小班游戏活动,尊重幼儿的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将幼儿操作的积极性、参与的主动性、思维的创造性调动起来,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同时使乡土资源的再利用性、教育性和经济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幼儿教育回归幼儿熟悉的生活,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愿意并主动的学习并获得知识。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目前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利用地域优势,挖掘并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乡土资源,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形成了幼儿园的特色,让他们通过感知、观察和操作生活中熟悉的材料来获得经验并得到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乡土资源是指我们出生或久居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风景、语言文化、民间艺术等,狭义上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广义的乡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而本研究中乡土资源更多的是指我们周围环境的自然资源。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在实践中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小班游戏活动。
2、形成一套完整、有序,更适合幼儿发展的的乡土资源游戏活动方式。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乡土资源的种类。
2、探究乡土资源在区域游戏中运用的方式。
3、探究乡土资源在户外游戏活动中的运用方式。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本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实践法、文献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对方案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查使之更加完善,针对具体研究采用方法如下:
(1)调查法:通过交流、观察或问卷的形式了解幼儿利用乡土资源展开游戏的情况以及乡土资源的种类。
(2)实践法:在班级中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趣味游戏,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继而对活动内容进行调整再实践。
(3)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各类相关书籍,论文,查找关于乡土课程理论依据。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9年2月-2019年3月)
1、展开基础调查,观察、了解小班幼儿利用乡土资源展开游戏的情况以及乡土资源的种类,并发现问题 ,确定课题。
2、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研究对象和课题内容。
3、制定具体的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9年4月-2019年10月)
从课题研究内容开展实践研究,教师定期撰写专题论文;认真做好研究过程中的资料积累、整理、分析、归档工作。
(三)总结评价阶段(2019年11月-2019年12月)
对研究数据统计分析,总结整理实践材料;撰写研究报告;对课题评估、验收。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1、在课题开展中积累资料素材写成论文。
2、能更好的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适合小班幼儿的游戏活动。
3、将乡土资源逐步、适当地渗透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去,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进而发展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九、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我园是一所公办园,一直以来对课题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视和支持,并对我们课题组进行监控管理,定期学习理论素养,并保障课题研究的经费投入,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近年来以科研兴教,积极开展教育研究,能胜任本课题研究的需要。
十、课题组成人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黄燕负责资料整理,拟写课题方案与课题报告,全面支持课题的开展及课题实践指导。负责课题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完善。
课题主研人员:刘宏福、李琳、孙洁、袁鑫、花春卉进行本班实践研究工作,调查、了解、记录、辅导本班幼儿,开展课题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