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隧道窑的高度

标签:
隧道窑建设隧道窑选择隧道窑码坯一次码坯高度窑炉码坯高度对砖质量 |
分类: 技术交流 |
随着国内砖机挤出硬度的不断提高,国内一次码烧隧道窑的高度也越来越高。大断面隧道窑码坯高度一般在1.2-1.6米,而小断面隧道窑码坯高度一般在1.6-1.8米(KP1砖平码16-18层,标准砖立码13-15层),所以同样的出车速度小断面隧道窑产量仍然要高一点。
原料塑性好、砖机成型硬度高,可以适当提高码坯高度,但自然含水率太高(15%以上)的原料不适宜一次码太高,因为砖坯含水率高,其干燥收缩就大,处于坯垛下层的砖坯由于收缩困难,很容易被拉裂,使成品合格率降低;另外,过高的含水率也增加了干燥难度,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都可能造成干燥窑塌坯。内燃隧道窑无法克服的问题———色差和尺寸差会随着码坯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砌完墙又抹墙皮的混水墙来说,色差并不是大问题,但过大的尺寸差会增加建筑施工难度,所以码坯高度要适中。目前行业内这种为了追求高产量而随意增加码坯高度的现象也只能算是个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将来随着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码坯高度必须降下来。
塑性差的原料如高掺量粉煤灰砖、塑性差的煤矸石、黄河淤泥砖等也不能一次码太高,因为其塑性差,即便使用大功率的硬塑砖机成型,也不可能码的太高,砖坯颗粒之间缺少塑性颗粒的粘合,在干燥过程中随着水分的蒸发,砖坯的强度会越来越低,下层很可能被压垮。
山东菏泽有一家砖厂就走了很长时间的弯路。原料使用黄河淤泥,本来这种黄河淤泥塑性就差,自然含水率高达20%,又掺加了完全没有塑性的炉渣作为内燃料,这样混合料的塑性指数很低(在7左右),生产多孔砖成型就很勉强了,其码坯高度只能在0.8米以下,否则最下层砖坯就被压散了。当初设计的是一次码烧,摸索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成功,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后来只能改为二次码烧。
所以选择窑炉时不要只顾产量而盲目提高码坯高度,一定要结合原料的特性来确定窑炉高度,一次码烧一般在14.-1.8米就可以了。
二次码烧也不能无限度的增加码坯高度,虽然经过干燥的砖坯可以码很高,但坯垛越高,最下层砖承受的压力越大,其收缩越困难,成品最上层和最下层之间的尺寸差别就越大,而且温度稍高还可能使下层产品产生变形,所以二次码烧坯垛高度一般控制在2-2.5米就可以了。
为了简化工序,行业内有人又搞了一次半码烧。所谓二次码烧即是指所有砖坯要全部二次码,而一次半码烧是指部分砖坯经过二次码,大部分砖坯还是一次码,这样也能节省一部分劳动力。有的是在干燥窑门口将经过干燥后硬度增加的砖坯码放加高,也有的是用码坯机码到一定高度(1-1.2米),将这部分砖坯先经过低温干燥(预干燥,50-60°C热风),目的是增加砖坯强度,出干燥窑后在此基础上再用码坯机码高1-1.2米,这样码坯总高度达到2.2-2.4米,码好的坯车再进入干燥窑正式干燥。第一种码坯方式因使用人工,砖坯经过干燥后温度较高(60-80°C有的甚至更高),工人劳动环境差,不宜大面积推广,而后一种码坯方式全部使用机械化,在能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还是很有推广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