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018-05-09 15:23:06)分类: 学科教学 |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能正确读写:“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扬扬、目瞪口呆、转败为胜、轻蔑、疑惑、讥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善于分析的精神品质。
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田忌赛马的经过;
2、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3、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法学法:三疑三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历史上有很多很有智慧的人,同学们印象最深的都有谁呀?
学生反馈:诸葛亮、纪晓岚、阿凡提等等。
师:嗯,聪明的人那么多,相信我们班的每个同学也都算是一个!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战国时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孙膑。他指点田忌赛马,留下了一段千古美谈。老师板题,学生齐读课题。
1、质疑课题。
(1)、田忌是什么人?
2、出示自探提示,解决质疑的问题。
(
(2)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
(3)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4)第一次比赛谁取得了胜利?第二次比赛谁取得了胜利?
三、解疑合探,弄清赛局。
(一)
2、齐读。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3、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汇报自探结果。
4、
5、想象赛后,田忌和齐威王的表现分别如何?(垂头丧气&得意扬扬)请同学解释成语,表演一下这两种神情并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6、教师小结:
田忌因马差一等,所以满盘皆输。齐威王的马虽然只是略胜一筹,但最终大获全胜。
(二)学习第二次赛马。
1、齐威王的一句“那就来吧!”就给了田忌转败为胜的机会。让我们继续感受他们赛马现场的输与赢。
2、课文哪些自然段描写了第二次比赛?(13~17)
3、“一声锣响,铛———”请学生齐声读一读,并演一演,同时使用课件演示出第二次比赛的经过。
4、比赛结束,齐威王又有什么表现?(目瞪口呆),解释、表演、造句。
(三)分析角色性格。
1.语言表现性格,性格决定成败。请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性格。(女生读田忌,男生读孙膑,齐读齐威王,老师旁白。)
2.指导朗读,模仿语气,生生互评。
四、小组讨论,质疑再探。
2、为什么孙膑能发现问题并想出办法?而田忌和齐威王对此视而不见?(通过人物的对话可以推想而知,。)
3、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孙膑、田忌和齐威王的对话?(3~11) 你觉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指名反馈人物性格,孙膑足智多谋,明察秋毫,善于思考;田忌有勇无谋,不爱动脑;齐威王骄傲轻敌,麻痹大意。)
4、你想对孙膑、田忌和齐威王说些什么?
5、孙膑让田忌转败为胜的方法是——调换顺序。(仔细观察
五、教师小结。
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今后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采取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同时老师想告诉你们的是,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天生的聪明那叫高智商。那么智慧来自哪里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来思考。
六、延伸课外,思考练习,培养能力。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请搜集用智取胜的小故事,并和同学相互交流。比如说《司马光砸缸》和《乌鸦喝水》等。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田忌
(败)上
(败)中
(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