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亚周杜阳光|《少萼王先生教泽碑》浅识

(2022-08-10 17:21:46)
标签:

文化

古碑

杂谈

分类: 论文

《少萼王先生教泽碑》浅识

          王亚周    杜阳光  

日前,得户县第一中学知名教师、牛东王氏宏昌先生雅意,得见藏于其家族某君家中《少萼王先生教泽碑》,该碑民国五年(1916)纳石,青石质地,呈长方形,高35厘米、宽49厘米、厚9厘米。碑面阴刻正书21行,满行18字。鉴于碑文记有户县牛东钜族王氏十五世葆谦少萼公身世、修业、授徒等事迹,特别是他与碑文撰写者严辑臣之间结义情谊,令人起敬。笔者不揣冒昧,对碑文试加释读,以求教于方家。

一、碑石录文

噫吁兮!此茔为吾友少萼公新择之茔。茔以北,望之而树木参天,闾阎铺地者,则公之故里也。公与予早年最契,订兰谱焉,性慷慨,重交游,弱冠肄业关中,为当道所器重。时予混迹懋迁场中,本无志于功名,自与公朝夕聚首,辄以古人嘉言懿行相劝勉。岁戊子,教予习弓马,应武试。越岁,得入武庠,忠告善导,公实有焉。厥后,各习举业,予不才,不足副盛意,而公十战秋闱,屡荐不第,未尝不叹时数厄人,文章憎命也。继乃设帐授徒,门下多英杰士。哀子守经亦被陶成,得列胶庠。公哲嗣五,长次皆早岁成名,筮仕陇右,三四留学外洋,五幼读,皆公之教也。诸孙尚幼,皆岐嶷可造才。叙天伦之乐事,享人世之清福,然后知彼苍之所以待公者乃在此而不在彼也。今公年愈花甲,予亦年几六旬,情义相孚(21)四十年矣,古所谓声应气求者非耶。见次子守纬(22)与公少女(23)结褵(24),是又朋友而亲戚矣。每聚首,依依不忍别,今因及门诸子泐石(25),以颂公之教泽,谨识数言,附诸碑侧,以志予二人之深契云。

     契弟(26)严毓瑞辑臣氏沐手谨题

     民国五年岁次丙辰季春  榖旦

王亚周杜阳光|《少萼王先生教泽碑》浅识

二、注释

王葆谦(1852-1917),字少萼,陕西鄠县牛东。年轻时,擅于诗文,伸纸走笔,不用涂改。然科场坎坷,不得一第,仅以岁贡,就职训导。后来,怀才不遇,自设书馆,居里授徒,教学严而有法,负笈前来就学者甚众。著有《沧干遗叟诗草》若干卷、《山向指迷》一书为堪舆家所盛赞。

闾阎: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

兰谱:旧俗结拜盟兄弟时互换的谱帖。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没到壮年,叫作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关中:指广义的关中书院。王少萼早年就读于泾阳泾干书院,拜关中大儒、关学宗师、关中书院山长柏景伟门下。(见《鄠县少萼王君墓志铭》)

懋迁:贸易。语出《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孔传:“勉劝天下,徙有之无,鱼盐徙山,林木徙川泽,交易其所居积。

岁戊子:清光绪十四年(1888)。

武庠:古代学校称庠 ,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文庠指文秀才,武庠指武秀才。

秋闱: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由于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

哀子:旧时称死了母亲的男子为哀子。

守经:严毓瑞儿子,陕西法政专门学校毕业。(见马宏智《户县氏族寻根》)

胶庠:周代学校名。周时胶为大学,庠为小学,后世通称学校为胶庠

哲嗣:敬称他人之子。

长次:指少萼长子觐彤,内务部试验及格分发甘肃循化县知县,并充参议院议员;次子觐墀,日本明治大学毕业,政学学士,历任陕西、甘肃高等审判厅刑事庭庭长,长安地方审判庭厅长。(见《鄠县少萼王君墓志铭》)

筮仕:筮指古代用蓍草占卦:龟为卜,策为筮。筮仕:古人将出外做官,先占卦问吉凶。后称初次做官为筮仕”。

陇右:古地区名。泛指陇山以西地区。古代以西为右,故名。约当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后汉书·隗嚣传》:﹝牛邯﹞雄於边垂。及降……以为护羌校尉,与来歙平陇右。”

三四:指王少萼三子觐辰,日本明治大学毕业,法学学士,担任本省外交司长;四子觐仪,毕业于西湖蚕桑学校,辛亥革命后,到日本蚕桑学校学习。(见《鄠县少萼王君墓志铭》)

五:指王少萼五子觐光,中学肄业。(同上)

诸孙:王少萼有孙子四人。(同上)

岐嶷: 形容小孩才智出众、聪明特异。《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

21)相孚 犹相符。为人信服。

        (22)守纬:严毓瑞次子,陕西中山大学毕业。(见马宏智《户县氏族寻根·余姚严氏“邑北之钜族耶”》)

         (23)公少女:指王少萼小女锦绣修业两等女学校,嫁本邑严守纬。(见《鄠县少萼王君墓志铭》)

24)结褵:古代嫁女的一种仪式。女子临嫁,母为之系结佩巾,以示至男家后奉事舅姑,操持家务。指男女结婚。

25)泐石:铭刻,用刻刀书写石头,即刊刻碑石。

(26) 契弟:结义的弟弟。明崔时佩 景云《西厢记·金兰判袂》:下官姓杜名确,字君实,幼年与契弟张君瑞同窗。”

三、撰文者严毓瑞辑臣氏考

由碑文可知严毓瑞,字辑臣。《户县文史资料第7期》王志新《我所知道的博士》载:“王先生(凤仪)英、法文均佳,旅欧10余年,殊甚少写毛笔字,而中国书法尤所擅长。曾为赵寿山将军之父赵端甫公书《墓表》并破例为驻军严辑臣(镇嵩军刘振华部第五路司令,本世纪20年代初,驻防吾户数年,除暴安良,捐资兴修涝河石桥,种种善政,有口皆碑)撰写《德政碑》。惜十年浩劫中,同遭破坏而无存矣。”然而(2013版)《户县志·军事志》载“……镇嵩军第二师张治公部、第一师柴云升部、第三师阚玉琨部、第二混成旅严际明部相互调换驻扎户县。其中严际明治军较严,有保障安民之举,士绅在文庙东侧为其立德政碑一通。” 前文写的是回忆性文章,因时间久远可能是作者把严际明误记为严辑臣了。说明严辑臣不是镇嵩军!

马宏智《户县氏族寻根·余姚严氏“邑北之钜族耶”》载:严氏“烟户数百家,子孙数千人”,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民国十三年(1924)立户县涝店镇余姚村西南严氏祖坟,由严毓瑞撰《严存信暨夫人杨氏合葬墓碑》载“毓瑞,清代蓝翎守备衔,陕西总商会会长;守经,陕西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守纬,陕西中山大学毕业。”

2013版)《户县志·人物志》云:“严辑丞(?~1934),涝店镇余姚村人。生于清同治初年。少时学徒于西安东关裕顺药材店……1926年前后,西安商界以其德高望重,公推其为陕西总商会会长…… 由此可见 《户县志•人物志》可能把严辑臣误记为严辑丞了或者严辑臣又名严辑丞。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严辑臣任陕西总商会会长时间在民国十三年(1924)之前。

综上,严毓瑞,字辑臣,今户县涝店镇余姚村人,生于清代同治初年,卒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清代蓝翎守备衔,民国陕西总商会会长,秉公办事,从不阿谀附势,深得商界爱戴。《户县志·人物志》有记。

四、王少萼与严辑臣兄弟情谊

碑文云:“自与公朝夕聚首,辄以古人嘉言懿行相劝勉”“岁戊子,教予习弓马,应武试。越岁,得入武庠,忠告善导,公实有焉”“情义相孚四十年矣,古所谓声应气求者非耶。见次子守纬与公少女结褵,是又朋友而亲戚矣。每聚首,依依不忍别”。另外,由王少萼写过两首与严辑臣有关的诗:其一《留别严辑臣》

故人义气恰相同,握手谈心旅馆中。

对酒莫嫌长夜饮,明朝萍水各西东。

浊醪赠我意何深,唱罢离歌感不禁。

今日青门一别后,天涯无处觅知音。

         其二《病中寄严辑臣》

         燕台潦倒滞孤身,

         卧病床头已七旬。

         良友不逢乡信断,

         满腔凄楚诉何人。

足见王少萼与严辑臣结为异姓兄弟40年以来,二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相互关心,彼此挂念,兄弟之情,金兰之义,可谓情笃义长,堪比“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令人景仰。

综上所述,该教泽碑对丰富户县牛东王氏家乘,研究晚清民国时期读书人的仕途追求、价值取向以及读书人之间道义情谊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