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班的小菜园
近年在推行劳动教育,各校也纷纷的行动起来了,经常可以在公众号、朋友圈、抖音等看到他们劳动教育的成果,看着其他学校的学生能开心的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甚是羡慕,我想我们班的学生能不能也来试一试种菜呢。
第一步,要想种菜得先有地。教学楼后面有小树林,但这里学生重要的活动区域,早已被踩的寸草不生,并不适合种菜。实验楼后面有一条窄巷,但这里被前后的高楼把阳光都给遮住了,也不适合种菜。宿舍楼和食堂的夹缝,经常人来人往,而且还有几颗大树立在中间,空间不足,也不适合种菜。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另辟蹊径,到网上找找办法。发现菜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果断买了四个菜箱,一并把其他工具买齐了。既然用菜箱种菜,放菜箱的地方选择就可以很灵活了,我选择了放在就是周转房庞。组装菜箱并不难,但是给菜箱填土就很麻烦了,只能把空地里的土,一铲一铲挖到菜箱中。
第二步,选菜种找菜苗。不懂农事的我,就去请教学校里有种菜经验的同事。在与刘绪娇老师交流后,刘老师不止帮我们选定了要种小白菜、上海青、葱和菜苔。还告诉我现在种种子已经晚了,可以种菜苗,并热情把自家菜田里的菜苗分享给我们班。
第三步,种菜。在十一假期过后,一大早刘老师就把菜苗带到学校给我。时间定在下午太阳不是很大的时候种。同学们早就知道要搞劳动教育,当听到了下午就可以种菜了,也是格外期待,终于要开始了。下午同学积极选择了自己的责任苗,并将其种下浇水。
第四步,呵护菜苗。由于菜箱在去食堂的必经之路上,同学们担心会被其他班的同学破坏自己的菜,就成立了值日队,守护自己的宝贝。还安排了浇水员,每天定时浇水。经过一周左右得照顾,菜苗们终于扎根了,不再像前几日那么病怏怏的。经过日复一日的照顾,种小葱的同学发现,其他三个菜都长大了些,怎么小葱却没有什么生长。就着急的来找我,我也觉得明明我们浇了水,怎么就是没长呢。我们只好一起去请教刘老师,刘老师说她每天路过时也注意到了菜的长势并不好,尤其是小葱都没长了,可能是菜箱土壤太少了,留不住水,浇水可能也没有把土浇透,水分不足,以及种菜也是要施肥的。在听取了刘老师的意见后,我们亡羊补牢,立即行动了起来。拿开水壶浇水太少了,就换成了大容量的塑料盒,还给菜施了有机化肥,希望我们的补救措施能能够救活我们小葱和其他菜。
第五步,收获。随着气温日渐变冷,菜的生长也基本停滞了。最后我们的小葱还是没有救回来,菜苔也只是零星的几根,这两个组成员情绪十分低落。不过种小白菜和上海青的同学格外兴奋,他们的菜长大了。现在可以丰收了。在丰收时就有同学讨论吃这些菜,由于菜箱太少了,一人也就一两颗菜,可能连一盘都菜都做不出来。这时就有同学提议我们可以一起交个食堂阿姨做给我们吃,这样没有收获菜的同学也可以一起来尝尝。同学听到后也纷纷赞同,没有收获到菜同学也开心了起来,一起帮忙收菜。在把菜交给食堂阿姨后,同学们兴奋的期待着中午终于可以吃到自己种的菜了。第三节课下课铃声一打,大家就按耐不住了,要快点排好队去尝尝自己种的菜。在同学们打完饭坐到位置上,我也帮他们拿来了他们自己自己种的菜,把炒上海青与炒小白菜一人一份分给了大家。同学们很快的就吃了起来,先是疑惑,再是小声议论,最后面露苦色,还是就着饭把分给的两三口菜咽下去了。其实我去端菜的时候食堂阿姨就说了,菜没长好,有苦味。不过我没想到大部分人的嘴还是很硬的,甜在心头,苦在舌尖,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决不能浪费。我问了他们我自己种的菜是什么味道,有同学在笑,有同学说好吃。
我吃饭时也尝了尝,果然苦味在舌尖,不过我也同他们一样,开心的就着大口饭把菜咽下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