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农耕文明的社会分工--国家信用与市场信心--匈奴的诞生
(2023-03-02 23:35:22)
标签:
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债务与国家崛起资治通鉴 |
分类: 听书 |
闲谈
052外贸意向数量有点多20+ 看后续发展
能否成
农耕文明的社会分工 社会为什么要往前走
农耕文明的两种分配制度
1、生产资料为主的和平模式
人人都有地种 都有自己自食
2、战利品为主的军事模式
往往这两种生产模式是在一个国家内同时存在的
分工愈加细化
春秋时期的 齐国 齐桓公,开始军事职业化
脱产军队以及 国防体系(不断的强化其专业性)
职业农民以及 工匠百业(不断的强化其专业性)
行业不断的交汇 通过商业交流
职业的(专业的)会比非职业的强很多
专业技能 操作的熟练度 工具等等
社会分工的巨大意义
不同职业的互相交汇
逐渐孕育了 工业革命
正面例子:工业革命
(分工愈加细致,专业性越强,生产力逐步提高,商业使各行业交汇,加速了生产力发展的速度,逐步开始孕育出工业革命)
国家信用与市场信心
英国的经济奇迹
近三百年的物价体系
收入在提高 物价却不动(虽然其原因很黑暗、可耻)
人们使用英镑的强烈意愿
都认可英镑
( 美元成为锚点货币其实很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了 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 )
1600~1945英国物价的研究
神奇的现象
即便负债累累 英国总能借到钱
公众认为 大嘤嘤 有那么多资产和殖民地 还得起
英国的国家信用充足 市场的信心很足
特殊事件带来的波动
北美殖民地独立(十三块殖民地)
英镑开始被抛售了
英国实际的损失有限 18世纪中叶
北美殖民地 其实价值有限
但市场信心 民众的信心 国家信用 下降了
之后法国波旁王朝 倒台
市场又认为 大英帝国 还是世界霸主
市场信心又起来了
(国家信用、市场信心是有惯性的
也是十分感性的
并不一定基于实际情况而定)
匈奴的诞生
单位面积的草场养活的人是有限的
游牧民族 住的分散的 是分散的联盟
关于游牧民族的传说
相传 与汉族同源
战国末期的匈奴
北方有众多的 少数民族 不断融合 产生的
草原之上强者为王的传统
松散的政治联盟
以部族为单位的小政权
李牧击败匈奴
赵国十余年无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