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观课感悟
彭文文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薛老师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有着浓浓的语文味。
对于一篇语文课文,可教的东西很多。但面面俱到,等于面面不到。这节课从作者简介导入,为文本解读、情感体验营造一个适宜的“学习场”。全班学生真正沉浸于文本,进行了一次文本细读,而且读出了文本中蕴含的人物思想、情感,与文本、作者进行了较深入的对话。感悟中体验母爱的无私、博大、宽容、含蓄,是这节课的亮点。
一、抓住一个“情”字,连动全课。
这篇课文融入了浓浓的亲情。这节课,从头到尾始终扣住一个“情”字。薛老师的教学设计也体现了这个思路,课堂设计分为五个步骤:1.自由朗读,感知“情”;2.走近文本,理解“情”;3.品读细节,体验“情”;4.沐浴菊花,深思“情”;5.升华心灵,表达“情”。情情相扣,把史铁生母亲的爱子之情、史铁生的感激之情充分地挖掘出来。难得可贵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也带着真情和深情,带着学生品读文本,将学生的感情也调动起来了。所以我感觉这是一堂用浓浓深情营造的魅力课堂,文本的情、教师的情和学生的情相互交织,融入了整个课堂,在情的渲染之下我们享受了这个过程。
二、落实一个“导”字,渐入佳境。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我们教师怎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不断走进文本,深入探讨,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在备课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节课上以几个主问题贯穿全文,课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而且这种导是顺势而导,步步深入,不露痕迹。课堂中有一个细节留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品读母爱的时候,老师处理得很巧妙,她问:六年之后作者才写下这篇文章,他写这篇文章又是怎样的生活态度?他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学生回答是因为母爱。老师就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研读课文,关注细节,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表现出这种情深意浓、真挚美好的母爱的。我觉得赵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导而不牵,非常自然,如行云流水,这是我们很多老师需要修炼的。
三、扣住一个“品”字,研读文本。
语文老师怎样上出语文课的味道,关键在于欣赏语言,研读文本。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薛老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就是通过无痕的课堂教学语言引起学生共鸣,启发学生思索,促使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比如,老师引导学生品读母爱的环节里,学生从若干个细节、若干个动词挖掘“母爱”,如“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里的“扑”和“抓”;“赶紧准备准备”里的“赶紧”;“‘听说北海的花开了’,母亲总是这么说”里的“总是”……。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让我吃惊,有人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赵老师引导学生品读这些字词,去感受、感悟,从字里行间读出母爱。再如学生对“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感悟、品味、分析好后,赵老师以声传情,以音动心,用丰富多彩、发自肺腑的语言给学生更多的情感铺垫和熏陶,她这样品评:是的,母亲无声的离开,是想让儿子发泄心中的怒火;母亲无言的守候,是担心她儿子对生活绝望啊;母亲无语的相望,是强忍着自己内心的悲伤啊!这里,老师用三个排比句式富有情感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感情的真挚,以情唤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使学生的情感在老师情感的感染之下进入作者的情境之中,和作品表达的情感相通。课堂是动态变化的,评价语言也应当是随机而发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唤起学生的情感,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才能让他们走进作品中,领悟作家情感的脉搏,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
四、体现一个 “放”字,突出主体
薛老师在这节课上设计的几个主问题,能让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回答。作为一堂课的开始,她问:从这篇文章里,你读到什么?学生能从若干个不同角度,深的浅的、高的低的,都可以回答。再到后面品读母爱环节,老师就提出了一个主问题:请同学们研读课文,关注细节,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表现出这种情深意浓、真挚美好的母爱的?学生可以从关键词、想象画面、母亲的情感、作者的心理、句式标点、上下文结合等方面去阅读品悟。这种问题的开放性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在“沐浴菊花,深思情”环节里,老师问:面对这一丛蓬蓬勃勃的菊花,你懂得了什么?学生在放松的状态里自由自在地学,畅所欲言地说,收获着母爱和生命的哲思。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薛老师是真正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自主体验解读。老师真正实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听薛老师的课,得到强烈的感受是,教师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精神空间,同时以情激情,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学生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位提升的过程。这样的语文课方是体现语文教育真谛的语文课!。
加载中,请稍候......